《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度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日期:2019-01-19
分享:

主题:君子当以明德修身、懂法律己

——做有理想、重德行、遵法纪的现代公民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英文名称: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课程

总 学 时:48学时(理论学时36,实践学时12;注:课内实践4学时+课外集中实践8学时,课外集中实践统一在最后一次教学周进行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考试成绩占50%,实践占40%,平时占10%

授课对象: 2015级本科一年级所有专业

先修课程:无

推荐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罗国杰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 考 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编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邓小平论民主法制建设》,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卡耐基《成功之路》丛书 四川人民出版社 
《大学生行为研究与指导》何沙 段大容 四川人民出版社 《大学生社交礼仪学》杨慧 中国三峡出版社

沃尔特、波克(美)著,杨静宪译:《如何在大学里深造》,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版

《为人处世与菜根谭》(明)洪应明著

徐小结:《转变与适应——大学新生活的启示》,航天工业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

罗国杰:《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赵传栋:《论辩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版;

李肃东,《个体道德论》;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着力培养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使学生通过所学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做新兴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推动者。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活的特点和目标基础上,适应转变,健康成长,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2、引导学生树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培养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审美、法律等素质的培养及学习成才、择业等方面的修养。

    4、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理论和方法,加强自我修养。

  • 教学内容

专题一  新生活、新角色、新使命

(绪论及第三章第三节)

目的要求】1.了解:人生新阶段的特点和遇到的新问题;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的意义与方法

2.熟悉:大学阶段的特点及其在人生中的意义;思想道德与法律之间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3.掌握:大学生活特点;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大学生活和学习的特点

            (2)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3)心理调节的方法

            (4)大学生人际交往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小组实践及交流展示

教学时数】理论4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模块1:我的大学、我的青春

(绪论)

目的要求】了解并掌握大学生活和学习特点,对学生进行适应性教育,熟悉大学精神,培养学生适应独立生活,适应自我的变化、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和适应大学文化,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熟悉思想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大学生活特点       

(2)大学学习特点

          (3)思想道德与法律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实践

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

模块2:乐观向上、和谐共进

(第三章:第三节)

目的要求】了解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和谐的主要方法内容,熟悉心理健康调节的方法,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培养乐观心态,帮助大学生树立交友观。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节方法(2)人际交往

2、教学难点:(1)人际和谐               (2)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

 

【实践项目】认识你身边的人(自我介绍)、认识校园、认识合肥、我是大记者(任课教师答学生问)、走近名师、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人际和谐拓展游戏。

思考与练习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

3、大学学习方法有哪些?

4、大学精神是什么?

5、人际交往的方法有哪些?

6、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专题二  树理想、定信念、明目标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

目的要求】1.了解: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熟悉:理想信念的科学涵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内涵;人生价值及其实现条件

3.掌握: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与意义;共同理想与崇高信念与现 实、与实践的关系;实现理想信念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理性的爱国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人生价值观的标准与评价以及实现条件;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理想信念的基本内涵       

            (2)中国精神与爱国主义  

            (3)正确的人生价值

2.教学难点:(1)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2)以爱国主义核心的民族精神

          (3)人生价值及其实现的条件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时数】理论8学时+课内实践2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模块3:飞扬青春、立志躬行

(第一章)

目的要求】了解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熟悉理想信念的科学涵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掌握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与意义,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内涵

2.教学难点:(1)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与意义

            (2)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

 

模块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二章)

目的要求】了解中国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基本内容;熟悉中国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科学内涵及时代价值;掌握时代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做忠诚爱国者的基本要求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内涵   

2.教学难点:中国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如何弘扬与践行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时数】理论4学时+课内实践2学时

 

模块5:感悟人生、扬帆起航

(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

目的要求】了解人的本质,人生价值,人生环境;熟悉正确的人生观对人生的意义,人生目的、人生态度的重要性,人与各种他人生环境的关系;掌握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人生价值观的标准与评价以及实现条件,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人生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2.教学难点:科学的人生价值评价标准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

 

【实践项目】树理想主题演讲,“重温入团誓词、牢记时代使命”,主题社会调查,参观革命烈士陵园,参观安徽名人观,爱国主义电影展播,寻访“中国品牌”、评比“家乡之最”,校园义工,征集“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誓词活动,中国名片,寻找文明之星

思考与练习

1、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2、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真正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使命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5、怎样理解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专题三  重德行、铭历史、倡新风

(第四章、第五章)

目的要求】1.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历史发展过程;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

2.熟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意义;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公共生活、公共秩序的内涵及其道德需要,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的内涵及意义;爱情、婚姻、家庭中的美德内涵及要求。

3.掌握: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基本精神;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个人品德养成。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   

          (2)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3)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5)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

2.教学难点:(1)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4)个人品德养成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时数】理论10学时+课内实践2学时+课外集中实践4学时(注:课外集中实践统一在最后一次教学周进行)

【具体教学内容】

 

模块6:重视道德、弘扬美德

(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

目的要求】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历史发展过程;熟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意义,道德与人生、社会生活及自我发展的关系;掌握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道德的内涵和功能

            (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2.教学难点:当代社会传统美德的践行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实践

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课内实1学时

 

模块7:弘扬传统、倡导新风

(第四章:第三节,第四节)

目的要求】了解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熟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掌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中国革命道德(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2.教学难点:(1)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课内实践1学时

模块8:德修践行、促进成长

(第五章)  

目的要求】了解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个人品德及其作用。熟悉社会公共生活、公共秩序的内涵及其道德需要,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大学生职业道德修养。掌握公共生活的特点;社会公德的特点、内容;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的内涵及意义;爱情、婚姻、家庭中的美德内涵及要求。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社会公德的概念

(2)职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要求

(3)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2.教学难点:(1)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2)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的培养

           (3)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家庭观

           (4)个人品德养成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时数】理论6学时+课外集中实践4学时

 

【实践项目】道德案例讨论,你心中的道德模范,“感恩自强快乐成长”中华成人仪式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计算自己的大学学习成本、开展自我激励,团队协作训练,“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演讲。

思考与练习

谈谈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与修养?

 

专题四 知法理、护法威、明权责

(第六、七、八章)

目的要求】1.了解: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熟悉: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及作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3.掌握:法律权利与义务。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法律的概念与法律精神的解读

           (2)宪法与法律体系

           (3)法治理念与法律思维方式的基本内涵

           (4)法律权利与义务

2.教学难点:(1)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2)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案例式、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时数】理论14学时+课外集中实践4学时(注:课外集中实践统一在最后一次教学周进行)

【具体教学内容】

模块9:崇尚法理、弘扬法治

(第六、七章)

目的要求】了解法律的历史;我国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与道德思维、经济思维的区别。熟悉法律的内涵、本质和特征;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的概念、特征,掌握;宪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掌握社会主义法律精神的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途径;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法律的内涵、本质和特征

(2)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作用、运行

(3)我国宪法与法律部门

(4)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 教学难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2)法律思维意识的培养

(3)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

教学时数】理论8学时

 

模块10:学法知法、护法尊法

(第8章)

目的要求】了解法律权利和义务。熟悉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掌握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法律权利和义务      
  • 教学难点: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

教学时数】理论6学时+课外集中实践4学时

 

【实践项目】法律知识竞赛、普法活动

思考与练习

1、如何熟悉法律的概念和本质?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与特征是怎样的?

3、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条件与基本要求是什么?

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哪些方面?

5、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主要是指哪些观念?

6、如何熟悉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序号

章节教学内容

学时

理论

实践

其他

合计

1

专题一  新生活、新角色、新使命

4

 

 

 

2

专题二  树理想、定信念、明目标

8

2

 

 

3

专题三  重德行、铭历史、倡新风

10

6

 

 

4

专题四  知法理、护法威、明权责

14

4

 

 

合计

 

36

12

 

48

四、说明

1.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专业特点和专题特点进行教学方法探索,注重方法的多样性,不能拘泥于特定方法。具体教学方法如对话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演讲式教学、辩论式教学、角色互换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调研式教学、现场交流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在教学过程中的结合运用,使理论具体化、观点问题化、过程互动化、结论自助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习惯,养成学生参与意识,启发学生社会责任感。

2.考核评价上,“重学习态度,重学习过程表现,重综合素质表现”。考核学生在专题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综合表现,同时采用多种灵活形式进行,如面试、课堂演讲、口头陈述、社会实践报告、卷面考试、写论文等,主要考察学生对该专题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和知识运用能力。

3.课内实践教学课程组统一时间安排进行,教师可自行选择项目。课外集中实践教学统一安排在最后一次教学周进行,本学期主要安排“法律宣传活动”(4学时)、面试考核(4学时),授课教师需要全程参加方可计算课时量计入课酬。

 

 

 

教学副院长:                系主任:                制订人:             

                                                               

   年    月    日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