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018版)

发布日期:2020-06-01
分享: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英文名称: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课程类型: 通识教育课程
总学时:40学时(理论学时40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授课对象: 全院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 无
推荐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沈壮海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3.习近平:《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
4.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7.《大力弘扬伟大爱国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人民日报》2015年12月31日。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9.习近平:《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10.习近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
1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
12.《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13.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
15.习近平:《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18.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求是》2015年第1期。
19.《更加注重发挥宪法重要作用 把实施宪法提高到新的水平》,《人民日报》2018年2月26日。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21.卡耐基:《成功之路》丛书 ,四川人民出版社。
22.徐小结:《转变与适应——大学新生活的启示》,航天工业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
23.罗国杰:《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4.赵传栋:《论辩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版。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旨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 
观和方法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 
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更好适应大学生活,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 
发展。
二、课程基本内容
(一)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活的特点和目标基础上,适应转变,健康成长,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2.引导学生树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意识,培养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审美、法律等素质的培养及学习成才、择业等方面的修养。
    4.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教学内容
绪 论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特点;对学生进行适应性教育,熟悉大学精神,培养学生适应独立生活,适应自我的变化,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和适应大学文化,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2.熟悉:中国梦的内涵及其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之间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特点;
3.掌握:党的十九大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特点。
(2)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3)大学生要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      
2.教学难点:
(1) 要让大学生明确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问题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小组交流展示。
【教学时数】2学时
【思考与练习】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
2.新时代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什么要求?
3.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4.大学精神是什么?
5.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有哪些?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目的要求】
1.了解:人的本质,人生观,世界观,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人生环境;
2.熟悉: 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正确的人生观对人生的意义,人生目的、人生态度的重要性;
3.掌握:人生价值观的标准与评价以及实现条件,创造有价值的人生;面对信息时代的各种思潮和纷繁多样的社会现象,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反对错误的人生观,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成就出彩人生。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人生观的基本内涵。
(2)辩证地对待人生矛盾。
(3)反对错误人生观。
2.教学难点:
(1)科学的人生价值评价标准。
(2)当代大学生怎样成就出彩人生。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问题法、情景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微视频、小组交流展示。
【教学时数】4学时
【思考与练习】
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大学生应该怎样明是非,走正路?
3.怎样理解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4.怎样理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5.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得失观、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和荣辱观?
6.大学生怎样才能成就出彩人生?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目的要求】
1.了解: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上的钙,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熟悉:理想信念的科学涵义和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3.掌握: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与意义;共同理想、崇高信念与现实和实践的关系;实现理想信念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3)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2.教学难点:
(1)为什么说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2)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3)大学生要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情景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微视频、小组交流展示。
【教学时数】6学时           
【思考与练习】
1.为什么说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2.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3.大学生该怎样明是非,走正路?
4.怎样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5.如何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6.大学生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国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基本内容;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2.熟悉: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大学生要做忠诚的爱国者;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3.掌握: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大学生要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中国精神的内涵。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3)新时代爱国主义的要求。 
2.教学难点:
(1)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2)大学生要自觉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3)大学生要实现价值,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强大动力。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情景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微视频、小组交流展示。
【教学时数】4学时
【思考与练习】
1.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为什么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弘扬中国精神?
3.新时代爱国主义有什么要求?
4.大学生怎样做忠诚的爱国者?
5.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真正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6.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的要求】
1.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联系;
2.熟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和道义力量;
3.掌握:大学生要从一开始就把人生的扣子扣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联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
2.教学难点:
(1)大学生要扣好人生的扣子。
(2)大学生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情景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小组交流展示。
【教学时数】4学时
【思考与练习】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什么?
2.谈谈为什么要增强价值观自信?
3.大学生应当如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目的要求】
1.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历史发展过程;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2.熟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意义;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公共生活、公共秩序的内涵及其道德需要,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的内涵及意义;爱情、婚姻、家庭中的美德内涵及要求;
3.掌握: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基本精神;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家庭、家教、家风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大学生要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    
(2)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3)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5)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2.教学难点:
(1)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4)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5)大学生要在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中锤炼道德品质,引领道德风尚。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问题法、情景法、探究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微视频、小组交流展示。
【教学时数】10学时
【思考与练习】
1.试述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继续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3.结合“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思考如何积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道德成果?
4.大学生应当怎样成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正能量?
5.如何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
6.为什么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7.大学生要树立怎样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8.大学生如何通过参与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目的要求】
1.了解: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熟悉: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及作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3.掌握: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律权利与义务。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法律的概念与法律精神的解读。
(2)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法治理念与法律思维方式的基本内涵。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依法行使法律权利、履行义务。
2.教学难点:
(1)我国宪法的修改。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3)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4)培养法治思维。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情景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小组交流展示。
【教学时数】10学时
【思考与练习】
1.联系我国实际,说明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2.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5.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6.如何正确理解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7.大学生如何培养法治思维?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三、考核形式及成绩评定
1.考核形式
“重学习态度,重学习过程表现,重综合素质表现”。考核学生在章节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综合表现,同时采用多种灵活形式进行,如课堂演讲、口头陈述、PPT汇报、社会实践报告、网络班课答题、卷面考试、写论文等,主要考察学生对该章节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和知识运用能力。
2.成绩评定
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50%
四、说明
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专业特点和章节特点进行教学方法探索,注重方法的多样性,不能拘泥于特定方法。具体教学方法如对分课堂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手机APP辅助教学、讨论式教学、演讲式教学、辩论式教学、角色互换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任务布置式教学、现场交流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结合运用,使理论具体化、观点问题化、过程互动化、结论自助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习惯,养成学生参与意识,启发学生社会责任感。
 
系主任:             制订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研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