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2: 洞悉本原,掌握规律——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世界观、哲学,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意义。
2、学习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哲学基本问题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教学难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讲授法、阅读思考法、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法、讨论、实践调研法
【理论教学时数】3学时
第一讲 物质世界与实践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整体性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作用。显然,接触马克思主义,从逻辑上讲首先要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成果,是浩瀚哲学思想的一颗璀璨明珠。那么,哲学究竟研究什么?它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这是研究哲学无法避免的问题。所以我们先要研究哲学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列宁指出:“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列宁选集》第2卷,第79页)人的实践活动作为物质世界发展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物质世界进一步分化的前提,是人和自然、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相统一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是辩证的、历史的唯物论,它认为世界的统一性是以物质为本原、以意识为最高产物、以实践为中介的多样性的统一,它坚持对世界的唯物的、辩证的、实践的把握。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纷繁复杂、无限多样的世界究竟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是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不能不回答的问题,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首先搞清的问题。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与世界观
(1)哲学的词源
哲学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原始社会还只是思想的萌芽,只是到了奴隶社会,才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哲学理论。哲学发展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但从来没有对哲学的统一理解。对于哲学的含义,不同时代、不同派别的哲学,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就词意而言,哲学一词最初是来自古希腊,古希腊文由“爱(philein)”和“智(sophia)”两个字组成,合在一起就是爱智慧的意思,现代英语philosophy就是起源于这个词。在汉语中“哲”字解释为“聪明”的意思。人们往往把哲学称为给人智慧给人聪明的学问。但是了解词意并不是等于揭示了哲学的科学含义。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究竟什么是哲学?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那么什么是世界观呢?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人们生活在世界中,首先就要同自然界打交道,进行变革自然界的物质生产活动,以解决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衣食住行问题,还要进行政治、思想等各种社会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必然逐步形成一定的认识和看法。比如,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状态怎么样?有没有规律?等等,这些都属于世界观问题。世界观包括人生观。何为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一定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比如,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人在世界当中怎么看待自己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的看法,总是受不同的世界观支配的。反过来,由于人们又总是通过人生实践去认识、感受和评价客观世界的,因此,人生观又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世界观同时又是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当人们形成了一定的世界观之后,就会按照这些观点去解释一切现象、处理各种问题。这时,世界观作为指导人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就表现为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人具有的,但是自发的、零乱的世界观,还不能称之为哲学。只有经过思想家自觉研究、系统阐发和逻辑论证的世界观,才能称之为哲学。所以哲学不等于一般的世界观,它是系统化和理论化了的世界观。
2、哲学基本问题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泛,但哲学的基本问题只有一个,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223页。)哲学基本问题又可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分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基本哲学派别。凡是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的哲学,都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坚持意识第一性的哲学,都是唯心主义。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这两大派别之外,所谓独立于两派之外的第三种哲学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即认识论问题。对这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哲学上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是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就是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者和一些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主张世界是可知的。如中国的哲学家荀子说过:“凡以知,物之理也,可以知,人之性也”。但也有极少数的哲学家,如休谟和康德,否认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这是不可知论。
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内容中,第一方面的内容是主要的、根本的,第二方面的内容是从属的。对第一方面的回答是对第二方面回答的前提,只有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才能科学地解决世界可知性的问题;反过来,也只有坚持真正的世界可知性,才能真正贯彻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只有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才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可知性问题,同时也只有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才能把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贯彻到底。
(2)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首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无限复杂多样的世界形态各异,但归根到底无非是两大类现象:一类是物质现象,一类是精神现象。对这两大类之间的关系,既然哲学是研究世界观的学问,那么一切哲学派别都首先要作出回答。这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哲学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其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各种哲学派别相互论争的理论焦点。哲学争论的问题很多,观点纷呈各异,但是它们所争论的所有问题,都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展开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各派哲学论争的集中点和根本分歧点,也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和标准。抓住这个问题,就抓住了哲学斗争和发展的中心线索。最后,更为重要的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核心内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且是人类实践中遇到基本问题。人的本质是实践的,人在实践中就要同客观世界打交道,就要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关系,概括起来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两种活动。认识世界就是主观反映客观,改造世界就是主观反作用于客观。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归根到底都要碰到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都在处理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所以,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社会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根本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哲学是人类进入奴隶社会、揭开了文明时代的帷幕以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古今中外,哲学领域出现的哲学派别形形色色、数不胜数,但从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斗争看,最基本的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式,即古代的朴素唯物论、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
①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他们认为世界是由某种或几种原始物质演化发展而来,万物由它产生,最后又还原复归于它。象中国的金木水火土,古印度的地水火风,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世界物质性的正确立场,但缺乏科学的论证,具有直观猜测的性质。
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这一时期,唯物主义冲破了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禁锢,形成了一次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哲学革命,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适应,出现了一批以培根、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英国唯物主义者。18世纪法国革命是一次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而以拉美特里、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等为代表的法国唯物主义哲学是“战斗的唯物主义”,它的传播成为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先导。在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方面达到了资产阶级所能达到的高度。
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它认为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②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主义则有主观唯心论与客观唯心论两种基本形式。
主观唯心论认为,人的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客观世界是人的意识的产物。如中国的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英国的贝克莱认为“物是感的复合”,“对象和感觉是同一个东西”,“存在就是被感知”。他举例说,苹果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而是人们看到苹果的形状和颜色,闻到它的香气,尝到它的滋味,把这些感觉组合到一起,尔后给这个感觉的组合起个名字,叫做苹果,所以苹果只存在于我们感觉之中。陆九渊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再如佛教寺院里正在发生一场争论,风吹幡究竟是风动还是幡动,一个和尚说是风动,一个和尚说是幡动,另一个和尚是心动。
客观唯心论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某种非人类、超自然的“客观精神”派生的。如中国的朱喜,他认为“理在事先”在宇宙形成之前,理就独立存在着。德国的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的自我发展到期一定阶段外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全部哲学史贯穿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
(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在本原问题上解决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跟这个紧密相连的是世界“怎么样”的问题,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发展变化的还是不动的、世界万物为什么会发展变化、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第二个对子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公孙龙曾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辩证法在历史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古代的朴素的辩证法、近代的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辩证法发展的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朴素的辩证法。古代辩证法认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还说:“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在我们身上,生和死,醒和睡,少和老,都是统一的东西。”“冷变热,热变冷,湿变干,干变湿”。列宁说:“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的说明”。
辩证法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辩证法。他把整个世界看成是有机的统一整体,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哲学史上他是第一个全面地、自觉地论述辩证法的人。恩格斯指出:“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然而,由于唯心主义体系的需要,黑格尔把自己的哲学体系看做是“绝对观念”发展的顶点,是一个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包括一切又代替一切的“科学之科学”。这样,合理的辩证法思想被唯心主义体系所窒息,他的辩证法又带上了形而上学的性质。
辩证法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它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科学地结合起来,使辩证法学说发展到科学阶段。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因为在回答世界是否发展变化和怎样发展变化之前,必须回答世界的本原问题,即是什么在发展变化的问题。没有也不可能有独立于哲学两大派别之外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纷繁复杂、无限多样的世界究竟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列宁指出:“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列宁选集》第2卷,第79页)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人的实践活动作为物质世界发展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物质世界进一步分化的前提,是人和自然、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相统一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是辩证的、历史的唯物论,它认为世界的统一性是以物质为本原、以意识为最高产物、以实践为中介的多样性的统一,它坚持对世界的唯物的、辩证的、实践的把握。
1、物质概念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尽管已经认识到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它们没有也不可能概括出科学的物质范畴,因而它们不可能真正把握世界的物质性,抵挡住唯心主义的进攻,也不可能把唯物主义一元论贯穿到底,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在总结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完备的哲学物质范畴,建立起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科学世界观。
(1)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千姿百态、五光十色的世界。在自然界有日月星辰、雷电风雨、山川湖泊、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和地下矿藏等;在人类社会,有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国家、政党等。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形态和性质是无限多样的,如此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世界有没有共同的本原?如果有,那么这种共同的本原又是什么?对此,不同的哲学派别作出了不同的回答。
然而,“物质”本身又是什么呢?对“物质”的理解,唯物主义本身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大体说来,古代的朴素唯物论、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代表了人类对“物质”的哲学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片面到全面的三个发展阶段。
A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①古希腊的朴素唯物论
公元前六世纪在古希腊出现了第一个唯物主义学派,既伊奥尼亚学派,这个学派提出了最初的物质观,当时人们在生活的实践中已经懂得,植物种子撒到地里就会发芽,长成一株植物,动物死亡后就变成发臭的腐烂物。他们虽不了解各种转化的细节,但他们看到在变化的过程中,具有某种性质的物体消灭后,紧接着就产生了另一种性质的物体,由此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变化的过程中,是不是性质变了而某种“基质”仍保存着呢?他们认为无限多样的自然现象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万物由它产生,万物毁灭之后又回到它之中,他们称这个东西为“始基”,并努力探索这个始基是什么以及如何转化成万物的。
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泰勒士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万物都是由水演化而成的,“水”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物质概念。他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无限”是万物的始基,它是一种混沌状态的具体物质,它没有固定的边界,没有固定的性质和固定形态,在它内部蕴藏着一种对立倾向,能生化一切,他说:“对立物蕴藏在基质之内,基质是一个无限体,从这个无限体中分离出对立物”,“对立物”就是冷和热,湿和干等等,由于这些对立物的相互作用,便产生了世界万物。另一个哲学家阿那克西米尼认为:“万物的始基是无限的空气”,一切物体都是空气的变形,火是稀薄化了的空气,水是浓厚化了的空气,土和石头是更加浓厚化了的空气。伊奥尼亚学派物质观的总结者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始基,他说:“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伊奥尼亚学派的共同观点是:万物的始基是某种可感知的具体物质,万物就是这种原始物质的各种变形,这种观点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但它的缺陷是把物质本身与具体物质形态混同起来了,没有达到科学的抽象,也缺乏科学的论证。
②中国古代的“五行说”、“阴阳说”和“八卦说”
“五行”观念在西周初期就已出现。这五种东西就是金木水火土,“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较早的资料主要保存在《左传》《国语》《尚书。洪范》等书中。.战国时代“五行说”颇为流行,并出现了“五行相生相胜”的原理,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等,这些观点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因素,“五行说”虽被后来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家神秘化,但它的合理因素,一直被保存下来,对中国古代天文、历数、医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阴阳说”,阴阳的最初意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如西周末年伯阳父认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老子》一书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阴阳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易传》的作者则进一步提出:“一阴一阳谓之道”,把阴阳交替看做宇宙的根本规律。
“八卦说”,取自然界的八种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这八种东西是天(乾)地(坤)雷(震)风(巽)水(坎)火(离)山(艮)泽(兑),两两分别组合,就构成了64卦384爻。八卦说较好地解释世界的多样性。
中国的“五行说”和“阴阳说”以及“八卦说”也都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来给物质下定义的,同样具有朴素的性质。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形成了形而上学的物质观。19世纪以前的自然科学揭示,自然界各种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而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认识已经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人们由此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相互转化,原子的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被看成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就以此为根据,把当时自然科学对物质的认识照搬到哲学中来,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就是原子,原子的特性就是物质的特性。
同朴素唯物主义相比,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以一定的自然科学的材料为根据,克服了自发的猜测的性质,并以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反对宗教唯心主义,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进步,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但是,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辩证思维,它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首先,机械性,把物质世界都看作是机械运动,霍布斯认为人就像一架机器,心脏就像上足的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等等。其次,形而上学性,认为原子是不变的,原子是物质的最终层次。第三,不彻底性。在社会历史领域里陷入了唯心主义。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既经不起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的检验,又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
在人类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探索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唯物主义路线,又依据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把这一路线推向前进;把唯物论与辩证法、自然观上的唯物论与历史观上的唯物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了科学的哲学物质范畴。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①物质范畴的含义
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就对物质观作了科学的说明。他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恩选集》第4卷第343页,1995年版)从而说明“物质”作为哲学范畴,它是对各种具体实物共性的概括,列宁又在新的条件下,总结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新成就,特别是原子中有原子核和电子等更小的物质微粒,电子的质量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某些元素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另一种元素等新的发现,制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列宁在批判“原子非物质化”、“物质消失了”的错误观点时,给“物质”下了科学的经典性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第89页,1995年版)
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是现实世界的统一基础,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产生了与自己既对立又统一的意识现象。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且反作用于客观世界。我们需要对意识现象作更深入的探讨。主要讲三个问题。
A意识的起源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科学研究证明,银河系大约有150亿年的历史,地球年令大约有45亿年以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地球上只存在无生命的物质,没有生命,更没有人类,因而也没有意识。只有在30亿年以前,地球上才出现了生命,经过几十亿年的进化发展,才产生了人,考古发现,人是在300万年以前才诞生的,有了人,才有了人的意识。
意识的产生经历了长期的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意识的产生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性感应性
意识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物质从其自身中产生出能思维的的生物,是物质的本性。正如恩格斯所说:“物质从自身中发展出了能思维的人脑,这对机械论来说,是纯粹偶然的事件,虽然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处是一步一步地决定了的,但是事实上,进一步发展出能思维的生物,是物质的本性,因而这是在具备了条件……的任何情况下都必然要发生的”(《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86页)。
是什么力量使无机界发展出生命现象呢?是物质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列宁说“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9页)物质世界充满着矛盾,宇宙万物永远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对于作用与被作用双方都会留下“痕迹”,所以相互作用必然导致反映。如小孩玩皮球,球对地面有一个作用力,地面对球有一个反作用力;漓江风光是美景之一,是水对于日光的物理反应,日常用的铁器生锈,是铁对于水和空气的化学反应,石头的风化则是石头对空气、阳光、水分等机械的、物理的以及化学的反应水滴石穿、风化图,等等。这说明,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具有某种能以一定状态回答环境影响的固有属性或功能,即物质的反应特性。
无生命物质的长期发展产生了生命,出现了生物有机界,与此同时,物质的反应特性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出现了生物的特殊的反映形式。
生物反映形式在植物和原生动物那里表现为刺激感应性。所谓刺激感应性,是指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作用的应答能力。含羞草,只要受到轻微的触动,就会使它的叶子低垂。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等条件,它们的枝叶就朝着向阳的方向伸展,它的根就札向有水分的地方。向日葵就是明显的例子.变形虫游近食物,而避开酸碱等等,就是刺激感应性的表现。这种刺激感应性已不是简单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反应,而是包含了的感觉的萌芽,感觉是在刺激感应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生物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生物的反映形式也越来越高级,越来越复杂。
在原始单细胞那里只有简单的反映,以整个驱体做出反映。在多细胞动物那里,细胞已有明显的分工,有的执行感觉,有的执行运动,有的执行联系。在脊椎动物那里已产生出神经管,在两栖动物那里听觉、嗅觉、视觉器官已比较发达,在爬行动物那里,已出现了大脑皮层,在哺乳动物那里,大脑已出现了沟回,出现了感觉,在感觉基础上出现了动物心理。动物心理不仅包括感觉和简单的动机,而且包括知觉、表象和情绪,已具有初步综合和分析的能力如一个汪汪咬人的狗,看见人弯腰摸地会调头逃跑。马戏团里各种动物的表演,概属此类。动物发展越高级,所处的环境越复杂,其大脑也就越发达,而且动物心理和行为对大脑的依赖性也越大。科学实验证明,生活在丰富多彩环境中的老鼠比生活在单调环境中的老鼠大脑重量增加,脑皮质加厚,化学结构也不同,其智力变化与生理变化是相联系的。随着动物的发展,大脑越来越发达,大脑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实验证明切除大脑两半球后,青蛙的正常行为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而狗则完全变成了废物。
●从动物心理到人的意识
动物心理还不是人的意识。意识是跟人和人类社会一同出现的。由猿进到人,产生了更为复杂的人脑,人脑比动物脑更大,构造更加复杂,大脑皮层更厚,皱折更多更深,皮层中的区域定位也更加精细,出现了动物所没有的“语言中枢”,和“前额叶”等等,人脑的出现是自然物质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从此出现了人所具有的高级反映形式-人类意识。人的意识与动物心理有质的区别。首先是物质基础不同。动物心理是动物脑的属性、机能,人的意识是人脑的属性、机能。其次是反映形式不同。动物只是通过感觉、知觉以具体形象的感性形式反映外部世界,人的意识主要的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既理性的形式反映外部世界。前者是直接的,后者是间接的,前者不需要语言,后者则离不开语言。最后是反映的内容不同。动物反映外部世界是出自本能,是适应周围环境的结果,它的感性直观的形式只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贫乏、肤浅、没有预见性,而人类反映客观世界出自改造世界的实践需要,它的理性反映形式能深入到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它具有丰富、深刻、有预见性。
总之,动物没有意识,只有人才有意识,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随着人类大脑的出现而出现的,大脑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因而意识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生物由简单到复杂,反映形式也一步步进到高级的程度。
b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先举一例,1920年在印度的加尔各塔东北的一个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发现两个狼孩,大的7-8岁,小的约2岁,据记载,狼孩刚发现时是四肢走路,他们总是喜欢单个活动,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黎明时分引颈长嚎,他们没有感情,只知饥时觅食,饱时休息,人们花了很大力量使他们恢复人性,小女孩抚养一年后死去,大女孩2年后才会直立,6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7年学会了45个单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在最后三年中,终于学会了晚上睡觉,抚养16岁死去,但她的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狼孩的事实,说明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一开始就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首先,在从猿转化为人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可以从许多方面把人和动物区别开,但从根本上说,人与动物的区别是劳动。动物为了生存去适应环境,人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是单纯适应环境、等待大自然的恩赐,而是去改造环境,使周围环境变得适合自已的需要,生产劳动就是改变环境的基本手段和基本活动。由于劳动,需要手的解放,于是在古猿那里偶然的直立行走变为必然的、经常的现象。
其次,劳动和语言推动着猿脑变成人脑。语言也是在劳动者中产生的。在劳动中由于协同动作和交往的迫切需要,由于表达胜利的喜悦和危机时的求援的需要而产生了语言。恩格斯说:“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需要产生了自已的器官;猿类不发达的喉头,由于音调的抑扬顿挫的不断增多,缓慢地然而肯定地得到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逐渐学会了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马恩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1页)语言的产生,使大脑能够用词来概括各种感觉材料进行抽象思维活动,并使人类获得了交流思想的工具,从而推动了意识的发展。
最后,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了人脑,并随着劳动的进步而日益完善,其容量日益增大,结构日益复杂,为意识的产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B意识的本质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的器官
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人脑之所以产生意识,与人脑这块特殊的物质有关。
第一,人脑的重量大,脑与身体的比重也大。人脑的绝对量大大超过其他高等动物的脑量,黑猩猩的脑量大约400克,大猩猩的脑量大约是540克,猿人的脑量在850-1000克之间,现代人的脑量约为1500克。当然有的动物脑量比人的大的多,但脑量与身重的比例就越大。人的脑重约为体重的1/50,黑猩猩约为1/150,大猩狸则为1/500,大鲸是1/10000。
第二,脑细胞的高度分化和严密的脑组织。人脑皮层的沟回深、皱折多、面积大、神经细胞多。大脑皮层3厘米厚,面积2600平方厘米。人脑由两个半球组成,中间由胼胝体等神经束连合。动物脑两个半球功能对人体运动和感觉的管理是交叉的,左半球具有语言、抽象思维、数学计算和形成概念的能力,而右半球则具有图象感觉、几何空间作用、音乐感知等形象思维的能力。
第三,人脑具有复杂的“等级式”结构。人的大脑约由100-150亿神经元组成,神经元与人体其他细胞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和基本结构,同时它又独具特征,而且核糖核酸的含量比任何其他类型的细胞都丰富的多。人脑是由神经元所组成的复杂网络,具有“等级式”的结构。简单的分析、综合和调节行为的职能,是由神经中枢的低级部分-脊髓、延髓、中脑和间脑执行。更简单的反映是由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和各器官分别作出。最复杂的心理和意识活动由大脑执行。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器官,脑科学证明,意识活动是人脑神经细胞传递生物电,处理信息的过程。客观事物和现象作用于人的感官,刺激了神经末梢,就产生了脉冲生物电,脉冲生物电信息沿神经系统传导到大脑,经过信息加工和处理,然后沿着传出神经传到相应的人体器官,这种神经细胞输入和输出信息的过程,就是人脑意识活动的基础。现代科学还证明,只有在正常的人脑神经活动过程中才出现人的正常心理和意识活动。如果大脑皮质严重受损,人就会变成白痴;如果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大脑皮层供氧中断,就会完全失去知觉,可见,没有正常的、健全的大脑,就不能进行正常的意识活动。
●人脑的反射活动是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现代生理学研究证明,人脑产生意识的过程是在反射基础上进行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对外界环境作用的一种生而具有的反射,它是由遗传而来的本能,不需要后天的学习。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动物活动自身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是后天形成的,是学习得来的。它与无条件反射不同,不是某种特定的现实刺激物直接引起的相应的反射活动,而是动物对代表某种现实刺激物的具体“信号”的回答。例如,狗对食物有本能的反映,引起大脑中有关部分的兴奋,分泌唾液,狗对铃声也有本能的反映,引起大脑的兴奋,使之警觉。在实验条件下,每次给狗喂食都给以铃声,经过多次反复,大脑中两个兴奋点接通,铃声成为进食的“信号”。条件反射建立后,只要响铃就会引起狗的唾液的分泌。巴甫洛夫把这接受外部的具体刺激而引起的条件反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这是人以外高等动物唯一的信号系统,是动物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人除了具有第一信号系统外,还有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也就是信号的信号-语言,人接受语言的刺激也能引起一系列的神经活动。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独有的。《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望梅止渴”的故事,就是利用语言刺激的生动例子。据说曹操一次行军打仗,兵困马乏,口干舌噪,士气不振,又有追兵在后,这时曹操说,大家要振作起来,前面有一片梅林,到那里吃梅子,梅子又酸又甜,又可解渴,士兵一听有梅子吃,嘴里流出了唾液,也就不觉得渴了,这就是“望梅止渴”的故事。实际上他并没有吃到梅子,而是受了语言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经冲动。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就是意识。
b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人脑好比一个加工厂,制造产品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来自客观世界。人只有同外界打交道,使人的大脑同外界发生联系,经过加工制作,才会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它们的意识,所以,人脑是意识的客观物质基础,而外界才是意识的源泉。正如马克思所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恩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2页)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意识并非客观世界本身,也不是客观事物直接进入意识,而是经过主观能动加工过的关于客观世界的形象、本质和关系等等,即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这里要指出的是,正确的、科学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错误的甚至荒唐的意识也是客观世界的反映。鲁迅说的好:“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宗教是对世界的虚幻的、歪曲的、颠倒的反映,是荒唐的意识形式。在现实世界中仍可找到它的原型。各种不同宗教的上帝、佛祖、真主、天尊等形象,以及它们的对立面-妖魔、鬼怪,都不过是人或动物形象的奇异化,美化或丑化而已。天上神的关系、秩序、制度等等,不过是人间社会关系、秩序和制度的缩影。某些神的形象是现实世界许多人和物的综合原型。外国的神与中国的神不同,中国的神象中国人的样子,外国的神象外国人的样子,这说明是人按照自已的形象造了神。一切意识现象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离开了被反映的客观世界就没有反映。
综上,意识从其本质上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12页,1995年版)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两种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割裂二者的关系将导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坚持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就要正确处理生活中的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坚持主观符合客观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2、物质概念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列宁的物质概念是从物质与意识的相对关系来进行定义的。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物质、规定物质,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而且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矛盾。只有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出发,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的实质。这个定义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这个定义肯定了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即物质,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同时,这一定义还表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只有在本原问题的范围内才是绝对的;超出这一范围,二者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因为意识作为物质的反映,是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的。
第二,这一定义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是客观实在,但同时它又是人们认识的对象,它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所感知,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是说,人们能够通过意识去把握物质,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感觉感知世界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思维去把握世界的本质。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有许多难以感知的事物,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不可以认识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它们迟早必定为人们所认识。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世界上只存在着尚未认识的东西,根本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现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第四.这一定义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论把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又把它归结为某些永恒不变的具体物质的具体属性,因而经不起实践和科学发展的考验,抵挡不住唯心主义的进攻。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在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物质具体形态和具体属性中把“客观实在”作为物质的共性,在人类对物质结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坚持“客观实在”这一物质的“永恒特性”,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直观性、机械性和自我封闭性。
现代科学的发展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定义的正确性,现代科学表明,物质具有极为丰富的形态、极为复杂的结构和极为多样的特性。原子以及原子核的可破坏性和可变性早已成了最普遍的常识。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也是可变的和不可穷尽的。目前所发现的300多种基本粒子,虽然各有自已的特性,但是它们不是各不相关、互相隔绝、而是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的。从最基本的物质形态来看,物质不仅具有实物形态,还有非实物即场的形态。实物是以间断方式存在、具有有限静止质量的物质形态,如质子、中子、电子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原子等等,场则是以连续方式存在的物质形态,它不具有静止质量、如电磁场、核力场、引力场等等。实物和场具有不同的性质,实物粒子具有间断性、并存性,相互之间有明确的界面,场则具有连续性、叠加性,可以相互重叠,弥漫整个空间。目前发现的基本粒子都有自已的“反粒子”。如与质子相对应的“反质子”、与中子对应的“反中子”与电子对应的“正电子”。人们便由此推论,宇宙中可能会存在由反粒子组成的“反物质”以至“反宇宙”,同时宇宙中存在着能发光的物体和不发光的“暗物质”,1998年6月2日,由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携入太空的阿尔法磁谱仪对“反物质”和“暗物质”进行了大规模探测。然而,无论是“实物”还是“场”,无论是“物质”还是“反物质”,无论是“发光的物质”还是“暗物质”,都只是自然科学的具体物质结构学说,它们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已为人类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所证明,并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新的证实、丰富、深化和发展。在过去由于实践水平的低下和科学的不发展,唯心主义利用人们对自然、生命和人类的本质缺乏了解,宣扬“天上世界”和“地上世界”的对立,无机界和有机界的对立、自然和人类的对立,以兜售“天国论”、“活力论”和“神创论”,否定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后来的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化学的发展,粉碎了“天国”和“尘世”对立的神话,证明一切天体和地球上的物体一样,有着共同的物质属性和化学构成,遵循着共同的物质运动规律。天体的起源和演化理论证明:宇宙中的一切天体都有自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据星云假说,恒星是由星际弥漫物质聚集成的星云,通过自身吸引和排斥的矛盾而产生的。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又进一步驳倒了企图把“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对立起来,宣扬微观粒子“有自由意志”的观点,揭示了微观世界固然不遵循动力学规律,但仍然遵循统计规律。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运动一样都是受客观规律的制约。生物学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化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也驳倒了神秘的生命“活力论”,证实了生命是由非生物转化而来,生命以核酸和蛋白体为基础,植物和动物都以细胞作为解剖学和发生学上的基本单位。特别是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成功,更使人们向最后揭示非生物向生命转化的奥秘大大前进了一步。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和人类起源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在人类起源中的决定作用理论,以及人类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等的发展,则进一步驱散了人类“神创论“的迷雾,填补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鸿沟”,证明了人类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社会劳动的产物,社会与自然处于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之中。
现代科学的新发现和新理论,进一步从综合性与跨学科的高度证实着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现代科学证明,世界的物质形态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同源性,我们的世界,从基本粒子的“夸克”到“总星系”,从微观世界到宇观世界,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生物界到人类世界,这些多样性的形态都有是物质自身分化和演进的结果,它们如同“大爆炸”宇宙学所证明的,都同源于物质本身。
总之,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统一又是多样的发展的统一,正是在物质的无限发展中出现了意识现象。因此,要全面了解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还要进一步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2、物质和运动
(1)运动的涵义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世界的一般变化和一般过程的哲学范畴。恩格斯说:“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46页,1995年版)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这种理解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第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恩格斯指出:“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就是说,无物不在运动,无时不在运动。庞大的银河系正在以每秒600公里的速度在广漠无垠的宇宙中疾驰。太阳正带领着太阳系的9大行星、66颗卫星、众多的小行星(其中约有七千颗已经正式编号)以及慧星和流星体等围绕银河系中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旋转,旋转一周大约需要2.5亿年。我们的地球正在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太阳旋转。一切物体内部的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等都处在不断运动中,已发现的300多种基本粒子,也都以运动的状态存在着,转化着。生物有机体也无时无刻不在同化异化、自我更新。每一个生物体也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整个生物界经历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至于人类社会的变化,它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以后还要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总之,世界是运动着的世界,一切事物都在运动着、发展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物质都不可能离开运动而存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在现实中,有些事物的运动变化十分显著,人们容易直接觉察到。唐代诗人李白的《白帝城》诗篇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对景物运动变化的描写。而唐代贺知章的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对人生长变化的描写。可是,有的事物由于变化比较缓慢,人们就不易觉察了,很多人反倒认为它是固定不变的。俗话所说的“稳如泰山”就是如此。事实上,泰山也在运动变化之中。100万年以来,它已经长高了几百米。
哲学史上,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事物在本质上是不运动、不变化的,即使有运动和变化,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同时,形而上学还认为,运动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一切运动变化都是由于外力推动的结果。影响并支配了近代前期科学发展的牛顿就认为:“动者恒动,静者恒静”,而要改变这种物质状态,就需要外力的推动。“外力,只有外力才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由于顽固地持有形而上学的观点,牛顿在探讨天体运动的原因时不得不求助于“神的第一次推动”,最终陷入了宗教神学的泥潭。恩格斯指出:“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给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关于神的第一次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个时期”,使“科学还深深地禁锢在神学之中。”可见,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世界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别的什么地方,而就在物质世界本身,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形而上学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第二,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必然陷入唯心主义。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必然有它的物质主体,从简单的机械运动到复杂的社会运动和思维运动,都离不开物质主体。机械运动的主体是宏观物体;物理运动的主体是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化学运动的主体是原子、离子、原子团;生物运动的主体是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以及生物种群;社会运动的主体是处于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思维运动的主体是人的大脑,等等。总之,各种运动形式的承担者都是物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任何领域中的任何形式的运动,都以物质为其现实基础。
哲学史上,唯心主义总是想方设法抽掉运动的物质主体,把运动归结为精神的运动。主观唯心主义把运动看作是自己的思想、表象和感觉等主观意识的运动,认为只有我的感觉在交替变化,只有我的表象在消失和出现,在我之外什么也没有,仅此而已。客观唯心主义者把运动看作是“绝对精神”、“天命”、“理”、“道”之类的所谓客观精神的运动。无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都认为运动可以离开物质,运动是纯粹精神的活动。
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不断揭示了物质和运动的具体联系,证实了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质能关系式(E=MC2)和质速关系式(M=),其中,M0是物体的静止质量,C是光速,M则是物体以V运动时的运动质量)表明,物体的质量是随着运动速度的改变而改变的。比如,当物体低速运动时,质量有微小的增加,如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太阳公转,每公斤质量增加一亿分之五公斤。当物体高速运动时,物体的质量随之而增大,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它的质量就会是静止质量的许多倍。譬如,质量为50千克的宇航员如果乘坐一艘速度为0.999C的宇宙飞船,那么,他的体重将变化为1118千克,即增加到原来体重的22倍以上。同时,我们根据质能关系式还可以看出,每个物体,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原子,都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都蕴含有巨大的能量。原子弹和核电站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制造的,所不同的只是,前者的释放时间十分短暂,而后者的释放时间较长而已。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静止的涵义及其表现形式
物质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唯物辩证法在肯定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并不否认物质也具有某种静止的状态和稳定的形式。不过,这只是在运动过程中的静止和稳定,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或一定状态,而不是绝对的静止或绝对的稳定。换言之,静止和稳定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唯物辩证法把静止看作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所谓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从哲学上讲,静止就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它的二种基本情形是指:其一,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就是说,从一定的参考系来看,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保持一定的平衡,或者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这种情况的实质是没有发生机械运动,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而可以看作是静止的。如我们坐在教室中不动,是相对于地球这个参照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移这种机械运动。但我们仍然随着地球的自转,“坐地日行八万里”;并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随太阳系在银河系中旋转,随银河系在总星系中运动,“巡天遥看一千河”。同时,我们的体内也在不断进行着生命体的新陈代谢,我们的头脑也在跟着教师的讲课而进行思维的运动。其二是指没有发生质变。从事物本身来看,事物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性质,仍然处于不显著的量变阶段而没有变成别的事物,暂时显现为静止状态。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物体也进行着运动和变化,并迟早要失去原有的性质而变成别的事物。所以,在事物保持自己性质的意义下,静止也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和相对的,运动才是绝对的。
②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就整个物质世界来说,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任何物质都处于永无止境的运动之中,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但就物质的具体存在形态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每种物质形态都有自己确定的性质、结构和功能,都保持着自己质的规定性,因而都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但是,这种稳定并不是绝对的稳定,不是绝对的静止和不变,而是绝对运动之中的稳定。就是说,它只不过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因而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是辩证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矛盾的双方,它们也是对立的统一。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就是说,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绝对运动中包含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又有着绝对运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拿光子来说,它处在永不停息的高速运动之中,连静止质量都没有,可是,在整个光的运动过程中,光子始终是光子,这就是它相对静止的一面。基本粒子可以说是瞬息万变的,它们存在的寿命极为短促。例如,e°粒子仅能存在10-20秒,比“一瞬间”不知要短促多少亿倍。可是,在这个难以想象的短促时间内,它并没有衰变为其它粒子,这就是它的相对静止的一面。所以,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但它们的区别又是相对的,不能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只是说物质运动具有这两方面的属性,它们在物质运动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绝不能由此得出只重视绝对运动而忽视相对静止的结论。事实上,在坚持绝对运动的前提下,承认和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并充分认识其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③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意义
承认并肯定相对静止,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了解静止,也就无法了解运动。运动和静止双方是相互依赖的,不了解静止一方,也就不了解运动一方。恩格斯指出:“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表现于它的反面,即表现在静止中。”“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我们谈到一个事物或一种运动,其基本前提是,这个事物还是这个事物,这种运动还是这种运动,即它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中。离开了相对静止来谈论事物和运动,我们就不知道是什么事物在运动、是什么形式的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性和衡量自己的尺度。另一方面,现存的任何事物,其相对静止的状态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构成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只有了解了事物相对静止的现状,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进而科学地预测它未来可能发生的运动。
第二,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就是说,静止不仅是运动的量度,而且是事物分化的条件,因而也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条件。在物质世界的发展过程中,总会有新东西不断出现。如果新东西不能稳定下来、随生随灭,新东西就不能巩固,就不能发展,因而也就没有世界的分化,没有现在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因此,不承认静止,我们就无法理解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对此,恩格斯曾经深刻地指出:“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物质之所以表现为千千万万的不同形态,正是由于相对静止为它们的生成和分化提供了条件。
第三,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事物。就是说,静止也是我们认识事物、利用事物的条件。只有承认静止,我们才能把事物区别开来,并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研究。如果没有静止,事物瞬息万变,就会变成无法区分、无法捉摸的东西,一切对事物的认识都会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利用事物了。只有事物保持自己的稳定性,具有确定的形态、性质、结构和功能,我们才能对事物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才可以认识事物和利用事物。
④坚持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形而上学不变论,一种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事物的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由此得出了所谓绝对不变的天体,绝对不变的物体,绝对不变的社会制度等错误观点。我国西汉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董仲舒就认为:“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所谓道,实际上就是封建社会的道德、政治、习俗等等。他认为,天是宇宙间至高无尚的主宰,是“百神之大君”。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天创造的,天不会变化,事物也永远不会变化。董仲舒的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为维护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和镇压人民革命制造理论根据。相对主义诡辩论则夸大事物的绝对运动,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否认事物间存在着质的区别。比如,古希腊的哲学家克拉底鲁就认为,万物像旋风一样不可捉摸。他的老师赫拉克利特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曾讲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表达了万物不断发展变化的思想。但是,克拉底鲁却认为,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一切都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和变幻不定的,人们根本不能认识事物。我国战国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庄子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他把生与死、可与不可之间的过渡和转化绝对化,完全抹杀了事物的相对稳定性和质的区别,得出了“万物齐一”的错误结论。
(4)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①时间和空间的涵义及其特性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离不开时间和空间。如果你想要自己播种的农作物有一个好的收成,那么就必须根据这一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和规律,选择适当的土壤和播种时间,并根据土质和季节来进行施肥和管理。军队打仗也是一样,为了迅速摧毁对方的防线,就必须在发起进攻以前尽量摸清对方虚实,侦察好对方的火力配备,以确定适当的进攻时机和突破区域。这就是我国古代兵书上所强调的“天时地利”。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过去、现在、将来、长久、短暂”等词,表示的就是时间形式或时间关系;而“位置、场所、距离、体积、角度”等词,表示的则是空间形式或空间关系。人们经常说“事件、过程”,这主要是从时间特性表示对象的;而“物体、事物”等则主要是从空间特性表示对象的。
对时间和空间本质的认识一直是人们思考的问题。古代人们仰望苍天,以为是一片皆空,便称之为“天空”。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空间就是“虚空”或“真空”。我国古代把时空叫做宇宙,所谓“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四方上下就是指空间中的四面八方,往古来今就是指时间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近代也有很多人深入探讨过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但都没有做出科学的解释。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后,才对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做出了真正科学的解释。
a时间的涵义及特性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物体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如π介子的“寿命”只有一亿亿分之一秒,但还是有一个持续的过程。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运行上千次、上万次、上亿次的运算,但还是有持续的时间,谁也造不出不需要运算时间的电子计算机。1秒钟虽然短暂,但就在这一秒钟内,蜗牛可以爬行1.5毫米,马可以奔跑25米,光波可以传播30万公里,地球可以自转460米,地球可以绕太阳行驶30公里,等等。所谓顺序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运动过程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维”这个字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完全地加以量度”,有几维就必须用几个量来量度。时间的一维性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对于时间的量度只需要一个数量。任何一个时刻,都可以用一个数量完全地把它量度出来,表示出来。另一个意思是说,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时间的流逝总是沿着“过去®现在®未来”这一直线前进,并且是一去不复返的。古人常以“时乎时乎不再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样的至理名言,来说明时间的不可逆性,要人们十分珍惜时间。
b空间的涵义及特性
空间就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且它同周围物体也总是存在着前后、左右和上下的关系。因此,要说明某一物体的空间位置,需要用三个量来表示。例如,要说明喜玛拉雅山的空间位置,就需要说明它所处的经度、纬度以及与地面的距离即(海拔)高度。物质运动的空间特性一般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是表现为一定的体积,二是表现为一定的位置。但不管是体积还是位置,都是三维的。几何学是研究空间特性的科学。在几何学中,必须用三根相互垂直并交于原点的直线建立立体坐标系,以区分和表示前后、左右和上下,这实际上是空间三维性在数学上的具体表现。在科学研究中,通常又把空间和时间联结起来统一考虑,因此,时间和空间又统称为“四维时空”,物质世界因此被称为“四维世界”。“四维世界”并不是说空间是四维的,而是说事物存在于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之中。因为,科学研究要描述宇宙天体或空中飞行物,必须由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构成的四维连续区才能描述。四维时空的概念,科学地说明了具有内在联系的时间、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的原理。
②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
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a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的时间和空间。物质运动要经历时间。首先,物质是有寿命的,无寿命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其次物质运动是有速度的,最大的速度是真空里的光速,即每秒30万公里。只有具有无限大速度的物质运动才谈得上不需要时间,是存在于时间之外的,可是这样的物质运动是没有的。现代高速电子计算机每秒钟可以进行数亿次的运算,每次的运算时间虽然极短,但还是需要时间的,谁也制造不出来不需要运算时间的电子计算机。试想一下,如果说有一个东西,它非常之快,以致于不曾有过过去,也没有现在和将来,那么,这样的东西就根本没有存在过,也就是说,根本没有这个东西。空间之于物质的运动也是一样,根本没有在空间之外的物质运动。运动着的物质不管大小,必须在空间上有一定的位置、有一定的体积。现代科学不仅证明了微观粒子有体积,而且还测出了它们的半径。微观客体的空间位置尽管是难以精确测定的,但它决不是空间以外的对象。存在于空间之外的东西,就是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东西,因而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像空间以外的存在一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
b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
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离开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它就成为无法捉摸、神秘莫测的东西。测量时间的单位通常有年、月、日,它们都是靠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来确定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是一月,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是一日。对时间的更精密、更具体的划分和测定也离不开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自古以来,测定时间的工具先后有铜壶滴漏、信香、日晷、钟表、手表等,它们无一不是如此。现代天文学、天文台测定标准时间,也是靠对天体运行的精密观测,也离不开物质在空间上的运动。即使极其精确的“原子秒”,也是根据铯-133原子在两个特定能极间跃迁时所辐射的电磁波周期的9192631770倍为基准制定的。空间同样也是用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度量的。我们平时用尺子测量距离,就是通过尺子的运动来确定距离长短的。对于大范围的距离,通常用光年来度量。光年就是光在一年时间里所行驶的距离,即9.46´1012公里,亦即63240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就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公里)。很显然,它就是用物质在时间上的运动来度量的。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离我们是4.3光年,我们的地球到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为3万光年,银河系中心的厚度约为1.2万光年,直径大约是10万光年,等等。对普遍长度的精确测量以及对微观世界内极小长度的测量,都是用电磁波或基本粒子的物质波的运动来测定的。上述事实表明,时间与空间是不可分离的,时间与空间都与物质的运动是分不开的。这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则指出:“在广义相对论中,空间和时间的学说,即运动学,已不再表现为同物理学的其余部分根本无关的了。物体的几何性状和时钟的运动都是同引力场有关的,而引力场本身却是由物质产生的。”
总之,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它们和物质运动密不可分。设想超时空的存在,只能导致唯心主义;设想无物质、无运动的时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③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决定了它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a时间和空间绝对性的涵义
所谓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的客观实在性,它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时空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反映。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列宁说:“唯物主义既然承认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
唯心主义否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当然也就不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而把它们看作是观念的产物。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人头脑中固有的“先天形式”,人通过这种“先天形式”去感知事物,才使事物具有了时间性和空间性。马赫则断言,时间、空间仅仅是“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是“判定方位的感觉”。唯心主义的上述看法否认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既违背科学,也不符合事实,是应当批判的。
b时间和空间相对性的涵义
所谓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具体性,它因物质具体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其具体特性又是可变的和有条件的,人们对此的时空观念也是可变的和发展的,因而又是相对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已由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非欧几何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证实。
首先,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存在和发展,因而不同的物质形态各有自己特定的时空表现形式。几何学是反映物质空间特性的科学。不同的几何学反映着不同物质形态的空间特性。长期以来,人们把欧几里德几何学看作是揭示空间特性的绝对真理的体系,认为它的公理和定理反映着绝对不变的空间的特性。可是,非欧几何学则不承认有什么绝对不变的空间特性,提出了不同于欧几里德几何学的公理和体系,建立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其主要代表是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和黎曼几何学,二者统称非欧几何。欧氏几何认为,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非欧几何却认为不等于180度。罗氏几何认为小于180度,黎氏几何则认为大于180度。究竟哪一种几何学正确反映了空间的特性呢?科学证明,它们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空间特性的反映。欧氏几何只是近似地反映了普遍的、有限的地面空间的特性,它被人们在地面上的实践活动所证实。非欧几何则反映了天体运动的大尺度空间和微观粒子活动的小尺度空间的特性,它们的正确性被人们对天体活动的精密观察和对微观粒子的深入研究所证实。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认为,重力场的时间空间特性是依赖于物质的质量分布的,物质的质量愈大、分布愈密、重力场愈强,则空间的“曲率”就愈大、时间的流逝就愈慢。这些都说明空间特性是依赖于物质状态的,具体的空间特性是可变的,因而是相对的。
其次,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爱因期坦的狭义相对论证明,时间和空间特性会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反映这一变化的两个物理公式如下:
t= l=¢
(式中,t、t¢为物体在不同惯性系中的时间间隔;l、l¢为空间间隔)
当物质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物质内部变化过程的时间就会延长,沿着物体运动方向的长度就会缩短,这就是所谓的“尺缩钟慢”效应。而且,空间长度变短和时间长度变长二者在数值上还是相互补偿的,即tl=t¢l¢.
总之,科学发展的事实证明了时空特性和人们关于时空观念的可变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设想的与运动着的物质相脱离的、绝对不变的时间和空间,只是主观的、空洞的抽象。唯心主义妄图利用人们对时空特性的可变性否定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也是完全错误的。
c时间、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之间是辩证的统一关系。
l 时间、空间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区别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就是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这一点是不变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就是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具体性,它们因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是有条件的和可变的,因而是相对的。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与其客观具体性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前者主要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后者主要是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时空的一般性,它与物质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是同等程度的哲学范畴。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具体性是时空的特殊性或个别性,它与物质结构理论或物质形态理论的具体多样性是同等程度的科学概念。我们在理解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时一定要搞清楚这一点,既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彼此等同;也不能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以一个去否定或代替另一个。
l 时间、空间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联系
时间、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又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时间、空间的绝对性离不开它们的相对性。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依赖于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具体性,一般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自己和证实自己。哲学的时空一般性说到底以具体科学的时空具体性为基础,并随着科学观念的变化而发展。历史上,具体科学有什么样的时空理论,哲学就有什么样的时空观。科学发展史证明,没有近代科学就没有近代哲学,没有近代科学的绝对时空观念,就不会有近代哲学上的形而上学的时空观。自然科学时空理论的每次重大突破,总是极大地丰富着哲学的时空观。
在近代,由于受科学认识的局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物质观上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混为一谈,在时空观上把时间、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也混为一谈。在它们看来,时间和空间是脱离具体的物质运动而独立存在的。它们认为,时间像一条均匀流逝的河流,物质可以在其中运动,但河流却可以不受到任何影响;空间像一个大箱子,里面可以贮存各种物质,一旦把物质从中取出,箱子依然存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就主张原子在虚空中运动,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把这种思想发展到了极点。在牛顿看来,“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上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均匀地,与任何其它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可见,形而上学虽然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但却把它们同物质运动割裂开来,其实就是把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割裂开来了,把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与客观具体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了,实质是用时空的绝对性代替和否认了时空的相对性。表面看来,形而上学抬高了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其实不然。它在把时空的客观性看成是脱离具体的物质运动而独立存在的东西时,同时也架空了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这实际上是对时空客观性的歪曲和践踏,其结果必然要与唯心主义同流合污。事实也正是如此。
哲学史上,经验论也不懂得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它们只知道一小时或一米这样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而不能理解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耐格里就认为“我们准确地知道一小时、一米、一公斤的意思是什么,但是我们不知道时间、空间……是什么。”恩格斯在批评这种“希望看到时间、嗅到空间”的经验论时说:“经验论者深深地陷入了体会经验的习惯之中,甚至在研究抽象的东西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是在感性认识的领域内”。“仿佛时间根本不是小时而是其它某种东西!空间根本不是立方米而是其它某种东西!”经验论者由于不懂得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辩证关系,因而也不能真正理解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更不懂得时空的绝对性对它们相对性的依赖关系。
另一方面,时间、空间的相对性也离不开它们的绝对性。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具体性总是体现着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可以千姿百态、无限多样,但不管怎样,无限多样的时空形式都有自己的客观内容,都不是人们主观臆想的产物,都是其自身客观实在性的具体反映,这种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和绝对的,它构成了具体时空特性的统一基础。离开了这一点,一切具体的时空特性都将化为乌有,成为不存在。在现实的物质世界中,无论物质的具体时空特性多么地不同,也不能得出时空特性依存于观察者主观意志的结论。唯心主义正是利用具体科学揭示出来的具体时空特性的可变性,完全否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宣称时间和空间仅仅只是意识的产物,说什么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已经不存在了,这显然是完全错误的。这既是对时间、空间绝对性的否定,也是对时间、空间相对性的唯心主义地歪曲。
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经验论相区别,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也就科学地阐明了时空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现代科学的发展不断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真理性。现代物理学证明,真空不空,没有物质存在的虚空是不存在的。这可以说是对时间、空间的相对性离不开其绝对性的最好证明。真空并不是空无一切的绝对虚空,真空只是一种没有实物粒子(如电子、中子、质子等)、总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场,即基态的量子场。真空具有真空涨落、真空极化、真空相变、能量和动量等一系列物质的基本特征。所以,真空不空,它仍然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存在状态。真空(场)和实物是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方面,它们的区别是明显的。实物具有静止质量、具有不可入性,其运动速度一般较慢且因参考系的不同而不同,宏观物体在外力作用下都产生加速度,相反,场不具有静止质量,却具有可叠加性,其运动速度恒为光速,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也不因受力而加速。另一方面,任何实物粒子都不能离开场而独立存在,任何场都是某种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场。就是说,没有一种实物其周围不存在场,也没有一种场不与实物相联系。实物和场不仅相互联系,而且相互转化。例如,电子与正电子相遇时将湮灭而转化为光子,即转化为电磁场;反之,在核场中光子的能量足够大时,光子也可以转化为正负电子对。电子与正电子都是实物,而光子却是电磁场,即真空。实物与场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表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也证明了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的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④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
时间和空间不仅是绝对的和相对的,是一般与特殊的辩证统一,同时也是有限的和无限的,是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a时间和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涵义
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持续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宇宙的持续性是无始无终、无尽无休的。时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有始有终、有尽有休的。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广延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空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广延性是有穷有尽、有边有际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运动是永恒的和无限发展的,所以宇宙在时间上既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点。现在,随着天体演化学、地质学等各门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对几亿年、几十亿年甚至上百亿年以前的过程进行研究,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还将追溯到更加遥远的过去,但永远不会发现宇宙的“开端”。同样,向后延续,也永远到不了“终点”。中国古代的宣夜说,主张万物是由气构成的,宇宙没有一定的形态,是无限的。《庄子·齐物论》云:“有始也者,有未始而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也就是说,如果宇宙在时间上有开始,那么在这个开始之前,还有未曾开始的开始;在这未曾开始的开始之前,一定还有未曾开始的未曾开始的开始。依此类推,以至无穷。因此,宇宙在时间上是无限的。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认为整个世界是有始有终的,不过是要给精神或上帝留下一个创造世界的根据,给非物质东西的存在寻求一块独立的地盘。
唯物辩证法同时还认为,宇宙不仅在时间上是无限的,而且在空间上也是无限的。宇宙可谓广漠无垠,其大无外。太阳虽有130万个地球那么大,但它仅仅是银河系大约1500亿颗恒星中的一个。庞大的银河系直径约为10万光年,可是它也只是人们观测到的10亿多个星系中的一个。人们现在观察到距离我们约200亿光年的遥远类星体,但这也不是宇宙的边缘。俗话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实际上就是对空间无限性和事物发展无限性的最通俗的表达。”
从微观世界看,宇宙可谓至小无内。原子核的直径仅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而基本粒子更小,但仍然有结构。强子由层子构成,轻子也有一定的谱系,表明也有内部结构。新的科学事实表明,这些也不是微观世界物质结构的最后层次。
整个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但物质存在的各种具体形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任何一种物质存在的具体形态及其运动都是整个世界的一个部分,都处于历史发展过程的一定阶段上。它们都有自己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也都具有各自特定的形态、体积和规模,并占据着相应的位置。不论宇宙天体,还是微观粒子,甚至各种社会形态,在时间上都是有始有终的,在空间上都是有边有际的。
b时间和空间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
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是辩证统一的。时空无限性的观点同物质和运动永恒性的原理是密切联系的。物质和运动是永恒存在的,它们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会永无止境地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这种永恒存在和无休止的转化过程,就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具体事物的存在有其相对静止的一面,它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有限和无限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本身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无限由有限组成,无限通过有限而存在宇宙中的每一个具体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但是,各种具体事物的数量是无限的,它们的转化、发展也是无穷的。正是无数有限的具体事物,构成了无限的物质世界;无数具体事物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构成了物质世界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总之,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性,是通过一个个具体事物的有限时间和空间表现出来的,离开了一个个具体事物的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性是根本不存在的。
●有限包含着无限,无限通过有限体现出来。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有限的事物在运动变化中通向无限。每一个有限的事物,通过自身的运动变化,打破自己存在的界限,不断地转化为他事物,在这种不断的转化过程中,事物就由有限进入了无限。其二,有限的事物本身包含着无限。一方面,事物是无限可分的。也就是说,事物从结构空间方面看,本身就是无限的,任何事物都其小无内。古人云:“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说的就是事物无限可分、有限包含着无限这个道理。另一方面,有限的事物由无限构成。
●有限与无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就是说,有限与无限直接相联系,脱离开无限的有限和脱离开有限的无限都是不存在的。众所周知,物质的基本存在形态是实物和场,实物是以间断方式存在的有限的物质形态,场则是以连续方式存在的无限的物质形态。实物和场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任何实物周围都有场存在,任何场都是某种实物的场。实物和场是密不可分的,它们永远联系在一起。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之下,二者还相互转化。它们相互转化的规律已经部分地为相对论的质能关系式所揭示。按照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能公式E=MC2,一定质量的物质等价于一定数量的能量,也就是说,物质与能量是相互转化的。这就是说,实物与场是相互转化的。这已为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所证实。一颗原子弹含6000克钚239,在爆炸时,只有5%的钚(即300克左右)发生裂变,其余5700克钚仅仅液化掉了。发生裂变的300克钚转化成35种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将这些同位素称量,总和仅有299克,损失了一克静止质量的钚,却得到了E=1克´C2=1021尔格的能量。这个能量相当于2万吨三硝基甲苯炸药的能量。(2万吨炸药若用载重量为4吨的汽车拉运的话,汽车排成队,可排25公里长。)在这里,质量转化成了能量,也就等于说实物转化成了场。实物与场相互转化的例子是很多的。电子与正电子相撞转化为光子就是这样。现代宇宙学中的大爆炸宇宙论和暴胀宇宙论都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即我们的实物形态的物质宇宙是在一百多亿年前由于一次大爆炸而产生的,是由完全处于能量状态的场(真空)转化而来的。宇宙中普遍发现的3K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为大爆炸宇宙论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支持。这说明,我们这个有限的宇宙(即宇宙学上所说的宇宙,也叫“我们的宇宙”)是从无限的宇宙转化而来的。宇宙学的这些理论成果为哲学上论证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它表明,有限与无限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并相互转化的情况不仅在微观和宏观世界普遍存在,而且在宇观世界也是普遍存在的。
5、社会的物质性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都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长期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因为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是物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自然界,他们仍然是物质的血肉之躯,他们的生命形态仍然是物质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自然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生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的它的物质性。“物质的每一有限的存在方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合成或分解,都同样是暂时的,而且除了永恒变化着的、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以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了。……物质在其一切变化中仍永远是物质,它的任何一个属性任何时候都不会丧失”。(《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79页,1995年版)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同于自然界的物质世界,因为社会里边都是一个个有意识有目的的人,而社会的发展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社会。人类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认识改造世界,这种改造是建立在对客观物质世界规律性的认识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一)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实践及其特征与形式
(1)实践概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实践概念已经出现,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实践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大不相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精神活动, 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等同于动物式本能活动,前者把实践看作是主观的东西,后者把实践看作是没有精神能动性的本能性的东西。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实践是介于主观和客观之间的东西。实践既能把主观(认识、理想、目的)转化为客观(实践结果、产品),又能把客观事物的属性、结构、规律转化为观念的内容,即主观。因此马克思主义要求从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来把握实践。列宁、毛泽东都是从主观和客观对立统一角度来理解实践的。如列宁认为,主体和客体,精神和物质的“交错点=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列宁全集》第38集,第310页)。毛泽东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45页)。图示:
主观(认识,理想)
↑↓
实践(中介)
↑↓
客观(人化自然)
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之间的关系是“分有”、“摹写”,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实践。实践能把理念、认识转化为感性事物,又能够产生出新的理念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未离开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哲学传统,而是对其进行了改造与超越。
综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地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特征
从上述实践范畴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①物质性(客观现实性)。就是说实践是一种感性物质性活动,它同感性直观客体一样具有客观实在性。实践虽然有人的理性,精神因素的参与,但实践已经是走出了意识活动范围的活动,它 已进入了现实经验世界,要遵循现实经验世界的客观规律,其对象、手段、结果都具有客观性。康德说,人的行为受理性支配,但行为已进入经验世界,因而经验世界的因果律开始起 作用。当然实践和康德讲的人的行为不完全相同,实践主要是物质生产活动。儒家哲学虽然也强调“行”、“功夫”,但它未把“行”理解为物质生产活动,因而这种哲学是缺乏力量的伦理哲学。
②自觉能动性。实践的自觉性是说,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实践要受理想、目的、认识的指导,因而是自觉性的活动。实践的能动性是说,人的实践能改造世界,能创造出世 界上原本没有的新东西,即人化自然,属人世界。没有实践我们不可能有今天所享用的各种用器、环境。实践造成了不同于“自在世界”的“人化世界”,即把一个世界变成了两个世界。实践可以分化世界,能创造出一个更适合人的本性和理想的世界。这就是实践的能动性。
③社会历史性。实践的社会性是说,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的人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孤立的个人是不能进行实践活动的。有时你能看到一个人在那里劳动,但 他手中的工具、土地、头脑中的知识可能却是他人的,他必须和他人发生联系,才能进行实践。分工合作是社会关系的重要形式,人都在分工合作体系中进行劳动,这是实践具有能动 性的根本原因。实践的历史性是说,实践的对象、规模、深度、广度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今天的现时的实践中都有着以往历史所积累下来的东西,如经验、传统、文化、积习等。没有历史,人的实践就同动物的活动差别不大了,所以实践总是历史的实践。
(3)实践的形式
实践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这是实践的共性本质,但实践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随着分工的发展实践的形式会越来越多。概括各种实践形式,可将其分为三种最基本的形式。
①物质生产劳动实践。这是人改造自然世界的活动。农民种地、工人作工、司机开车、矿工采矿、石油工人开采石油等都是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实践是各种实践活动的基 础,没有这种活动人的其他一切活动都无法进行。人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就是在物质生产实践中进行的。生产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
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社会关系是否合理会影响生产的效率和分配是否公平、正义。因而,处理和调整社会关系即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就变得十分重要。我们进行的政经体制改革、司法人员办案、行政人员办公、开会等都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人在这种活动中了解和认识了社会,形成了社会科学知识。
③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准备性 、尝试性、学习性的实践活动。精神生产活动,是人们为社会创造精神产品并以一定的对象化的形式提供给社会的活动,主要包括科学、艺术、文化教育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活动。精神生产和纯粹精神过程有所不同,它需要物质手段,如写文章需要笔、纸 等,其产品作为物化的东西要进入社会。
以上所讲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它们共同构成认识的基础。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1)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2)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马克思主义确认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内在地包含三重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实践不仅生产出物质产品,而且直接和间接地生产出丰富多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成为全部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发源地。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归根到底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的产物。在生产实践中,必然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即生产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人们又自觉或不自觉地建立起反映并服务于特定生产关系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围绕这一关系,又派生出许多其他社会关系,由此形成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生产实践的发展,必然通过生产关系的变化向政治、思想和其他社会关系传递,并不可避免地引起全部社会关系的转型。可见,生产实践不仅生产出物质产品,而且直接和间接地生产出丰富多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成为全部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发源地。
(2)实践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的实践活动,包括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这三种实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而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正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和实践得以进行的自为存在的形式,所以人的实践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模块2:洞悉本原,掌握规律——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
【目的要求】
1、掌握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2、熟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及其关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联系与发展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2、联系引起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教学难点:1、联系与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矛盾及其同一性、斗争性
3、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讲授法、阅读思考法、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法、讨论、实践调研法
【理论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必须回答两个基本问题:一要回答世界的本原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二要回答世界存在的状态问题,即世界是“怎么样”地存在着。对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这两个问题做出系统和一致的回答,构成世界观的基本内容。在这两个问题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不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不进一步解决“怎么样”的问题,对“是什么”的理解就不深刻、不全面,就不能真正做到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反映世界。哲学史上,由于对第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而对第二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则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第一个问题作了辩证的唯物主义的回答,而对第二个问题作了唯物的辩证法的回答,这就不仅科学地解决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而且正确回答了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的问题,真正做到了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反映世界,展示出了真实的、全面的世界图景。因此,我们在学习和掌握了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以后,还需要系统地把握作为对“怎么样”问题之科学回答的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内容极其丰富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而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则是它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就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和规律都是揭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本质的。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联系范畴及其特点
当我们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所有的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正如恩格斯所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9页)
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1)联系具有客观性。所谓联系的客观性,就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的联系,是事物固有的本性,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们既不能任意创造事物的联系,也不能任意消灭事物的联系,只能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联系。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的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由无数相互联系的事物所构成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这个统一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或环节。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从宏观世界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事物无不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唯物辩证法承认事物的普遍联系,并不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或界限,恰恰相反,是以承认事物间的界限为前提的。普遍联系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如果否认了事物之间的区别和界限,就不能区别事物,就不能分清究竟是什么事物在联系。如果世界是浑沌一团,也就无所谓联系。唯物辩证法要求在有区别的事物之间看到它们所固有的联系,又要在相互联系的事物中看到它们所存在的区别。
(2)联系具有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前后周围的其他事物和过程联系着;每一事物和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它要素和环节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和过程,任何事物和过程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环节或阶段;孤立的、不与其它事物和过程相联系的事物和过程是不存在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一个由无穷无尽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构成的普遍联系的整体。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在一定的联系之中产生的,在一定的联系中存在和发展的,并在一定的联系中趋于灭亡的。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既作为个体事物而存在,又作为普遍联系的事物而存在。此事物以彼事物为中介而与另一事物相联系,整个世界通过大量的中介和过程统一起来,构成普遍联系的世界整体。任何事物都是世界发展链条上不同的环节,因而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
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的。万有引力定律证明了任何两个宏观物体之间都相互吸引,存在着一定的引力。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阐明了物质的各种形态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转化关系。细胞的发现和进化论的创立揭示出生物界内部以及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各种化学元素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相对论向人们展示了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内在联系。测不准关系则向人们展示了主体与客体之间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科学发现揭示出来的自然界中的大量必然联系,为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原理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和依据。
联系的普遍性已为人类的全部实践经验和科学发展所证实。在自然界中,从巨大的天体星系到细微的原子核内部的基本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无不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在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和生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每一个因素既受到周围其它因素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其它因素。在人类社会中,各类事物也是普遍联系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虽然有质的区别,但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人类的出现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而且只有在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人类社会才能存在和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无不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工业依赖农业提供粮食、原材料和市场等,农业又依赖工业提供化肥、农药、机器和日用品等。如果某一部门、某一环节发生问题,比例失调,就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别的部门和环节。又例如,生活中住房紧张,有人说,多盖点房子不就解决问题了吗?其实,问题并不这么简单。要建住房,不仅要解决地皮、下水道、天然气、暖气、用电、用水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还要解决交通、服务、托儿、饮食、商店等一系列问题。可见,解决住房问题就和许多事情联系着。真可谓“牵一发而全身俱动”。社会越发展,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中普遍联系的程度就越高。当今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程度越来越高,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国际性的经济技术和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对外开放已成为每个国家必须坚持的不可逆转的基本国策。这些都是对普遍联系的最好说明。
现代科学的发展,不断地把人们原来没有认识到的联系揭示出来,有力地证明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现代科学在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边缘学科、横断学科和综合学科,传统的学科界限不断被打破,完全不同的学科日益联系起来,这更进一步地揭示和证明了物质相互联系的普遍性。例如,物理化学、化学物理等学科的建立,反映了物理运动形式和化学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生物力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建立,反映了生物运动形式与机械、物理、化学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横断学科的建立从一个特定的侧面反映了多种学科之间共同的联系和规律;综合学科的建立,例如环境科学的建立,则反映了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经济学、法学、生物学、医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等等。
(3)联系具有多样性。
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是普遍的,但各个具体事物因情况、性质和条件的不同,联系的形式也不同。事物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等等。多种多样的联系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联系之网,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和主要的联系决定事物的基本属性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而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和次要的联系则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认识的真正任务,就是要通过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认识其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2、懂得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就要自觉地从联系的观点出发,在相互联系中把握事物。要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在事物的全面联系中完整地把握事物。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把个别事物从普遍联系中抽取出来,或者把事物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割开来,单独地、分别地加以研究,这是完全必要的;但在研究个别事物或其组成部分时,不能忘记它同周围有关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不能忘记它同整体以及整体中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黑格尔曾经生动地举例说:人的手只有作为人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器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手。把手割下来,使之脱离开人体,它就不再是现实的手,而且很快会腐烂。我们考察事物,只有在联系和整体中,才能获得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坚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不仅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认识世界、获得真理的科学方法。在数学史上,把三角形和圆联系起来考察,发展出一种崭新的三角理论;在物理学上,把非连续性的粒子性与连续性的波动性联系起来考察,建立起了量子力学;在学科交叉中,把生物有机体知识与环境科学联系起来考察,产生了生态学;把通讯技术与人及动物的反馈活动联系起来考察,产生了控制论。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普遍联系的认识方法为人们提供了开放的视野,为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们充分认识并妥善处理经济、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其协调一致、互动发展。它的最大特点是把当代与后代、当前与长远的发展视为一个整体,既重视当代的发展,也重视未来的发展,并且要求当代的发展不能对后代构成威胁。走持续发展之路,是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走过的浪费资源、污染破坏环境给人类造成严重威胁的弯路中得出的正确选择。目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也是我国对联合国等世界组织作出的承诺。在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问题严重存在的条件下,尤其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要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运用了“普遍联系”的观点。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事物、现象之间或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必然表现为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必然使对象的原有状态和性质发生或大或小的改变,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因此事物的普遍联系同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密切相关。运动、变化和发展属于同等程度的范畴。分别使用这三个范畴时,它们又相互区别,各有侧重。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是对物质的一切变化和过程的概括。变化是指事物各种形态、性质的改变,既包括事物的量变,也包括事物的质变。运动、变化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但是运动、变化并非都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新的过程,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比运动、变化更为深刻的概念,是变化的高级形式,表明了事物运动的总趋势,更为深刻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能根据它在时间上出现的先后,新事物是新产生的,但新产生的不一定是新事物;也不能根据它的形式是否新奇,是否具有新特点,形式新奇和具有新特点的事物,未必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一定是新事物;也不能根据它的力量是否强大、是否完善,因为新事物在刚产生时,往往是弱小的、不完善的,由弱小到强大、由不完善到较完善,需要经过一个发展过程。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能从表面上看,必须从本质上看。区分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是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新事物在最初出现的时候总是比较弱小的,旧事物反而比较强大。但是暂时弱小的新事物必然会战胜表面上强大的旧事物,这是由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产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腐朽的东西,吸收了旧事物中一切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因此,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这两方面也就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不断战胜并取代旧事物的过程,就是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世界就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恩格斯说:“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就是说,不能把世界看成是没有发展没有变化的事物的堆积,而要把世界看成是过程的集合。所谓过程,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成有毁,都有它产生、成长和灭亡的历史,任何事物都是作为或久或暂的过程而存在的。世界上没有永世长存的事物。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人类社会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不再发展变化的、尽善尽美的社会只能在人们的幻想中存在。人们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一种思想观念、理论学说都处在不断修改和发展变化过程中,永远不会出现不再发展的终极真理。
恩格斯把关于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思想称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它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基本思想。坚持这一思想,我们就要善于识别新生事物,热情地保护新生事物,支持新生事物迅速成长壮大。坚持这一思想,我们对现实事物就要采取科学的批判态度,就要认识到任何现实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当它还有其存在理由时,要维护它的存在,使它获得正常的发展,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但又不能把它看成永恒的而加以崇拜,而是要把握它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时,就要对它实行变革,用新的、更高级的东西来代替它。
事物的发展同联系一样,也是客观的、普遍的。事物发展的客观性表明物质世界的发展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由事物自身矛盾关系所决定的,表明了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的根本区别。事物发展的普遍性表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发展之中,世界上从来没有一成不变、永远如此的事物,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思维领域中的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恩格斯指出:唯物辩证法强调,“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形而上学由于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必然也否认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否认世界是一个永恒发展的过程,把认识束缚在固定的静止状态中,在实践中必然表现为因循守旧,停止不前。
唯物辩证法关于任何事物都是过程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要求我们必须用具体的、历史的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不仅要看到一事物同他事物间的横向联系,还要了解事物间的纵向发展;不仅要把握事物的现状,还要了解它的过去,预测它的未来发展趋向。这样,才能科学地认识事物在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从事物的动态中认识事物,才能防止思想僵化,最终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真正目的。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从总体上看,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但从理论形态上看,唯物辩证法不仅反映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这个一般形态,而且揭示了联系和发展的内容、实质和规律。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包含着丰富内容的科学体系,它是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按其内在的联系所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主要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范畴。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范畴是人的思维对事物、现象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规律和范畴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辩证过程。
唯物辩证法的诸范畴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最一般性质,按照它们所反映的层次和深度而相互区别开来。其中,通过质和量、对立和统一、肯定和否定等范畴所揭示的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的两个最明显的属性或规定性质和量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揭示了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两种最基本的形态或状态――量变和质变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矛盾引起的发展,是肯定自身――否定自身而转化为他物――否定再回到自身的前进运动。
在唯物辩证法的诸规律和范畴中,对立统一规律乃是实质和核心,列宁明确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 “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毛泽东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互相区别、互相对立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发展的源泉、动力就在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这就从根本上阐明了世界联系、发展的内容和实质。这是唯物辩证法中最根本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辩证法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则才能确立。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关键。唯物辩证法的各个规律和范畴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作为事物联系和发展实在内容和根本动力的对立统一规律,必然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之中。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展开和补充。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事物就是矛盾,认识事物就是认识矛盾,分析问题就是分析矛盾。唯物辩证法作为宇宙观,最根本的就是关于世界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作为认识的规律,最根本的就是矛盾的规律;唯物辩证法作为认识的方法,最根本的就是矛盾分析的方法。在实践中,只有按照矛盾分析方法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有效地进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一提到矛盾,我们很自然地想起韩非子那个“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故事说:一个在大街上卖兵器的楚国人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意思是说,他的盾坚硬无比,什么利器也刺不破它;接着他又说,他的矛锋利无比,任何东西都能刺破。这时旁边一个人说:“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结果这个楚国人哑口无言。楚国人之所以哑口无言,是因为他的话前后矛盾,不能同时成立。这就是自相矛盾。这里的矛盾,是逻辑矛盾,与我们要讲的辩证法的矛盾不是一回事。逻辑矛盾是形式逻辑所讲的矛盾,是违反形式逻辑的矛盾律所造成的逻辑错误。形式逻辑有一条规则叫做矛盾律。这条规则要求人们在思考和论证问题时,要保持首尾一贯,不能互相打架。就是说,不允许对同一事物同时作出两个完全相反的论断。如果不遵守这个规则,就要犯错误。形式逻辑的矛盾规律反映了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是正确思维必须遵守的起码规则。楚国人所犯的错误,正是形式逻辑的矛盾。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不是形式逻辑的矛盾,而是辩证逻辑的辩证矛盾。形式逻辑的矛盾存在于不正确的思维之中,是科学认识所不允许的;辩证逻辑的矛盾存在于客观事物和物质世界之中,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本性。辩证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就是这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固有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因素和倾向。简而言之,既对立又统一,这就是矛盾。
举例来说,按照形式逻辑的要求,当我们说“这是一条活鱼”的时候,就不能同时又说“这是一条死鱼”。否则,就违背了形式逻辑的矛盾律,就要犯自相矛盾的错误。但在辩证法看来,在肯定“这是一条活鱼”的同时,也要承认这条鱼本身所包含的死亡的因素和倾向。可以肯定,这条鱼总是要死的。就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下,这条活鱼会转化为死鱼。黑格尔说得好:“生命本身即包含有死亡的种子。”可见,辩证的矛盾在对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对事物否定的理解,如实地反映了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本性。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充满矛盾的,都是对立统一的,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这种对立的统一就是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由此可见,辩证法所说的矛盾与形式逻辑的矛盾是根本不同的。我们一定要把它们搞清楚,且不可混淆。形式逻辑的矛盾是思维中的逻辑矛盾,是我们应当力求避免的;辩证法的矛盾是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是我们力求认识和利用的。
这样,对立统一又叫矛盾规律,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包括两方面含义: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就是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如,正与负、化合与分解、同化与异化、正确与错误、剥削与被剥削,双方都是依赖对方的存在而存在的。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是指矛盾双方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形:其一是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就是指矛盾双方都包含着对方的因素。例如生产中包含着消费,消费中包含着生产;感性认识中包含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也包含着感性认识的因素。其二是矛盾双方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趋势,如好事和坏事、胜利和失败、先进和落后等等,无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具有广泛含义的哲学范畴,具有无限多样的表现形式,既包括矛盾双方的激烈冲突(对抗性),也包括矛盾双方的区别和差异(非对抗性)。物理现象中的吸引与排斥的对立,生物体内同化和异化的区别,生物之间的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敌对阶级的阶级斗争,人民内部不同意见的争论,都是矛盾斗争性的表现。不能把矛盾的斗争性只理解为激烈的冲突和对抗。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区别的。
首先,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同一性是包含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性,而不是绝对的自身等同。如果认为事物自身中不包含它的对立面,事物没有矛盾,也不会有事物的发展。这是一种形而上学观点。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互相联系着的矛盾双方的相互区别、对立与排斥。如果两个方面毫无联系,就不能构成矛盾,双方的斗争就无从发生。脱离同一的对立,就是绝对的对立。绝对对立与绝对同一一样,都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既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任何矛盾都是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失去其中任何一种属性就不成其矛盾。因而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要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结合起来,学会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反对只见同一不见对立或只见对立不见同一的形而上学观点。
其次,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有区别的,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事物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之所以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是因为只有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才能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保持质的稳定性;也只有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才能互相转化。然而,条件都是可变的,矛盾的同一性及其所体现的事物的静止和稳定,也是暂时的、可变的,因而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之所以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是因为无论在任何条件下矛盾双方都会有斗争。矛盾的斗争性既存在于事物的相对稳定状态中,也存在于事物的显著变动状态中。矛盾的斗争性及其所体现的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只有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事物才有相对稳定性,才能存在,在此基础上,事物才能发展。如果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事物就不能存在,也就根本不可能发展。
第二,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是互相渗透的,矛盾双方都从对方吸收和利用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事物的发展。
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发展就是一物转化为他物,但这种转化不是任意的,而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这一转化的基本趋势是由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的。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在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造成矛盾双方发展的不平衡,使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事物发生量变,为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当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达到某一限度时,只有通过矛盾斗争才能突破这个限度,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才有事物的质变。在阶级社会中,只有靠革命阶级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坚决彻底的斗争,才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实现社会形态的飞跃。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有重要作用,但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毛泽东指出:“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发展。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方面。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同时事物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也发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必须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内因、外因及其相互关系。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从空间上说,矛盾无处不在;从时间上说,矛盾无时不有。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无处不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就曾有过“凡物莫不有对”、“独中有对”、“善者恶之对也,有善则有恶”、“没者存之对,终者始之对”、“有之与无,难之与易,长之与短,高之与下,音之与声,前之与后,是皆不免有所对”的思想。说的就是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人类社会实践发展到今天,已经证明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思维领域,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的。
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即是说每一个事物从它产生到灭亡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还会产生新的矛盾,开始新的矛盾运动。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存在无矛盾状态。这就是说,矛盾无时不有。但是应该指出,矛盾的存在有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差异、对立、对抗、转化就是表达矛盾不同发展程度的概念,这只是矛盾存在形式的差别性问题,而不是矛盾的有无问题。
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有勇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并采取恰当的方法去解决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矛盾不仅是普遍的,而且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世界上的事物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根据。矛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①矛盾性质的特殊性。客观物质世界矛盾运动形式是无限多样的,因而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例如,机械运动的作用与反作用的矛盾,物理运动的排斥和吸引的矛盾,化学运动的化合和化分的矛盾,生物运动的同化和异化的矛盾,社会运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等等,就各不相同。不同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性质不同,即使同一物质运动形式也各有不同性质的矛盾。如同样在社会领域内,又存在着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矛盾,这些矛盾都是各不相同的。
②矛盾地位的特殊性。现实存在的矛盾都不是单一的矛盾构成的,而是极为复杂的矛盾群体。在复杂的矛盾群体中,各种矛盾之间和矛盾的各个方面之间其发展是不平衡的,它们在事物发展中占有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要分析矛盾地位的特殊性,就要分析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首先,就事物发展过程而言,有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之分。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发展过程本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则是不能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基本性质,也不一定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例如,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并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因而是根本矛盾;但阶级矛盾就不是人类社会的根本矛盾。因为,它只存在于阶级社会之中,而不是贯穿整个人类社会始终的,因而是非根本矛盾。又如,生物运动中包含着物理、化学等性质的矛盾,虽然贯穿于生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但它们并不规定生命过程的本质,因而也不是生命过程的根本矛盾,而是非根本矛盾。
事物的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是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的。根本矛盾规定和制约着非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也会影响根本矛盾,加速或者延缓根本矛盾的解决,从而加速或者延缓事物的发展过程,使事物发展呈显出阶段性的特点。
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是各门科学分类的依据,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前提。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这就深刻地说明了认识和把握矛盾特殊性的重大意义。第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个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往往有许多矛盾存在,这些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有一种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首先,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解决得好,次要矛盾就可以比较顺利地解决;次要矛盾解决得如何,反过来又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基于这种关系,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要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做到统筹兼顾,并且还要注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不失时机地转移工作重点。
第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仅同一事物中的各个矛盾是不平衡的,而且一矛盾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首先,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其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基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这种关系,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要注意主流和支流的转化。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就是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的错误。“重点论”就是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不分主次轻重、不抓重点,就会犯“均衡论”的错误。“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辨证统一的。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看到主流 、坚定信心,又不忽略支流、提高警惕的方法,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具体体现。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二者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辨证统一关系。毛泽东说:“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共性、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个性、相对性。共性概括了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它比个性深刻,但不能完全代替个性;个性比共性丰富,但它不能完全进入共性之中。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互相联结。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表现共性。既没有脱离特殊性而独立存在的普遍性,也没有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发展的无限性,所以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反之亦然。这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它们既有确定的界限,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过渡。
学习和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哲学基础。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当代典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其中,社会主义体现的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体现的是特殊性、个性。我们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设具有自己民族形式和特点的社会主义,而绝不能照抄照搬别国模式。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关系(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一切事物都具有一定质和量,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就是因为都具有自己内在的、质的规定性。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不具有一定质的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某一事物一旦丧失了自己的质,它就不再是自身而变成他物,而他物同样也有自己的质。另一方面,质又总是一定事物的质,脱离一定事物的纯粹的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一个事物往往是多方面的矛盾统一体,具有多方面的质。其中事物的根本的质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事物的存在。事物的质通过属性表现。属性就是一事物和他事物发生联系时表现出来的质。由于事物具有多方面的质,因而它具备多方面的属性。事物的质决定了事物具有什么样的属性,而属性又说明事物具有什么样的质,人们通过属性来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质。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事物的质的规定性。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如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低、轻重、厚薄等等都是事物不同量的表现。量又可以概括为外延的量和内涵的量两个方面。外延的量,表现事物的外部特征,如规模、范围等;内涵的量,表现事物的内部特征,如事物的层次、等级等。
认识事物的质和量具有重要意义。质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认识事物首先就是区别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特殊的质,只有把握了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才能正确地区分事物,划清不同事物的界限。而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事物的继续,可以加深对事物质的认识,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把对事物的定性分析提高到定量分析,是进而准确地把握事物的重要环节。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
事物的质和量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度就是反映事物质和量相统一的哲学范畴。所谓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质和量的相互结合、相互规定,使质量双方在度的范围内处于统一状态,形成某物之所以成为某物的质和量的统一体。
掌握事物的度对于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质。当人们的认识还停留在质的阶段时,对事物的认识还是模糊的、笼统的。由质进到量,对事物的认识就比较清晰一些。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对事物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其次,只有准确把握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当需要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性时,人的自觉活动要设法使其量变不超出度的范围。通常说的“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一切事物的量和质都是运动、变化的,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量变即量的变化,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它体现着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量变是事物处于相对稳定阶段的变化,原有的矛盾统一体仍然存在,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因而具有渐进性(或连续性)和不显著的特点。质变即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指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它体现着事物发展变化的非连续性。质变是对事物原有质的突破,是旧的矛盾统一体的瓦解,新的矛盾统一体的形成,因而具有间断性(非连续性)和显著性的特点。
量变和质变作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相互转化,是辩证的统一。
首先,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以量变为基础,没有量的积累作基础,质变发生是不可能的。
其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限度时,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是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量变中渗透着质变,这种质变有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两种情形。阶段性部分质变是事物的根本属性未变,而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这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变化不平衡的一种表现。如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就是同一社会制度下的阶段性部分质变。我国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每一阶段每一步都是一定程度的部分质变。局部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全局性质未变,而某些局部性质发生了变化,这是事物各部分变化不平衡性的一种表现。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块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相对于全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而言,就是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二是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质变中又渗透着量变,这是指事物进入质变过程以后新质因素有量的扩张,旧质因素有量的消亡直到完成质变。当事物的质变开始时,新质并不是同时在事物的全体上出现的,而是在旧质范围内首先突破一点或几点,由个别到部分,再从部分到全体,从数量上迅速增加,直到占领全盘而完成质变 。在这里,还应该把质变中的量的扩张与量变区别开来。质变中量的扩张的每一步所产生的都是新质,是新质的量的扩张,而一般量变过程中,它只是相对稳定状态下的数量变动,没有也不可能产生新质。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揭示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特点的;质变中量的扩张,说明事物发展的阶段又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使事物发展既有节奏性,又有连贯性,这对于我们在把握事物的运动发展时,把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统一起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二者的发展过程来看,在量变基础上发生的质变并不是事物发展的结束,而是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量变。在这一过程中,质变体现和巩固着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量变,二者相互转化,构成事物的无限发展过程。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说明事物运动发展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使事物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它体现了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即渐进性和飞跃性、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形而上学则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表现为两种极端的方式:一种是“激变论”,一种是“庸俗进化论”。“激变论”只承认事物的质变,否认量变,否认质变必须有量变做准备,而把质变看作是突然发生的。“庸俗进化论”则只承认事物的量变、进化,否认事物的质变和飞跃,否认量变向质变的转化。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1.肯定和否定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如在生物有机体中,遗传就是维持其物种不变的肯定方面,变异则是促使其变为新物种的否定方面。正由于事物中都包含着肯定方面,所以它才存在;由于事物中包含着否定方面,所以它又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会被新事物取代。当肯定方面处于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其原有的性质而继续存在。当否定方面处于主导地位时,事物丧失其原有的性质而发生质的变化。
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的统一。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两种相反的方面、趋势,它们是对立的。同时,肯定与否定又是统一的。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离开了肯定没有否定,离开了否定也没有肯定。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对一事物的肯定就包含着对与之相反的另一事物的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就是建立在对肯定和否定辨证统一的理解基础之上的。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的本质。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在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的、绝对的,总是要被否定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量。
2.两种对立的否定观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是: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一事物被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否定方面来实现的,而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第二,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事物的 发展通过否定实现。没有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就没有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其二,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生长起来的,它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把旧事物中的一切因素完全抛弃,而是否定其中过时的、消极的东西,保留其中合理的、积极的因素,经过改造加以吸收,使之成为新事物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辩证的否定又把新旧事物联系起来。
第三,作为发展环节与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辨证的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既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成果。克服是就发展的环节而讲的,它表明新旧事物之间有一条确定的界限,是发展中的非连续性;保留是就联系的环节而讲的,它表明新旧事物之间存在着继承关系,是发展中的连续性。辨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与辩证法的否定观是根本对立的。它的主要错误在于:第一,它认为否定不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这样,否定就成了偶然的甚至是主观任意的否定。第二,它把否定看成是对事物的消灭,是发展的中断。第三,它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对立起来,认为肯定就是绝对的肯定,就是肯定一切;否定就是绝对的否定,就是否定一切,“是即是,非即否,除此之外,皆是鬼话”,就是它的公式。这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在实践中有极大的危害性。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既然否定是“扬弃”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对任何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上,要采取辩证否定、批判继承的态度,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努力挖掘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努力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在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管理等方面的一切长处,结合中国的实际不断创新,以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3.否定之否定
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连续不断地进行的,要经历三个阶段、两次否定而出现仿佛向旧东西恢复的周期性的运动过程。在每一周期之中,肯定阶段和否定之否定阶段都是否定阶段的对立面,因而否定之否定阶段和肯定阶段在形式上不可避免地具有某些相似之处,表现出否定之否定阶段向肯定阶段的“回复”,好像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所以,这种“回复”是事物发展中的逻辑必然性。但是,这里的“回复”并不是真正地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而只是“仿佛是向旧东西回复”。从内容上看,否定之否定阶段重复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只是某些方面的重复,决不是全部特征、特性的回复,是在新的基础上的回复和更高阶段上的发展,包含了与肯定阶段本质上不同的新内容,达到了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使事物发展到了更高一级阶段。
事物的发展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完整的周期。但是,由于受事物发展的前进性所支配和制约,事物发展的这种周期又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否定之否定阶段既是事物自身发展的前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事物发展的下一个周期的起点.事物发展的周期总是一个接着一个,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由此表现出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无限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从其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自我运动过程; 从其表现形态上看,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辨证统一。前进性是指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或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这是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一个根本特征。从根本上说,这是由否定的辩证性决定的。在由辨证否定所组成的发展链条中,每经过一次否定,都是对旧事物的“扬弃”,既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过时的东西,又保留和发扬了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使新事物具有了新性质和新特征。客观事物正式通过自身内在的否定而实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曲折性是指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新事物否定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通常要经历艰难曲折的斗争,经历多次的反复和挫折才能实现。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还可能出现某种局部的或暂时的倒退现象。但是,事物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出现的倒退现象只是暂时的,它改变不了事物发展的前进上升的总方向和总趋势。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其理论意义在于,它是反对形而上学的循环论和直线论的思想武器。循环论只看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直线论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认为事物的发展道路是笔直的,没有任何曲折和倒退。这两种观点都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既然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那么,我们就应当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满怀信心地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既然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那么,我们就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克服盲目乐观的态度,要在克服困难中开辟前进的道路。总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关系,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的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因此,可以简要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由于世界本来就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因此,当马克思主义唯物地解决世界本原的问题时,已经内在地包含了辩证法。同样的道理,当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时,也内在地包含了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探究了事物究竟是怎样联系、怎样发展的,唯物辩证法的各对范畴,既说明了联系,又说明了发展,是联系和发展观点的展开和深化,从不同的方面进一步揭示了联系和发展的思想。同时,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比较具体地反映了事物不同侧面的矛盾关系,也就是说,从不同的侧面丰富和补充了对立统一规律。比如本质和现象,是从事物发展的内部联系和外部形态方面来补充和丰富它;形式和内容则是从事物的内在复杂和结合方式方面来补充和丰富它,等等。
学习唯物辩证法的范畴的意义:
①它对于我们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完整体系,树立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前面讲到,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否定了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但是,这三个基本规律并没有包括唯物辩证法的全部内容和一切方面。唯物辩证法不仅包括三个基本规律,而且包括一系列基本范畴。因此,我们只有在学习了三个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一系列范畴,才能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完整体系,树立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②它对于我们提高认识能力、改进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列宁说:“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即认识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列宁全集》第38卷第90页)所以,范畴和概念是人们进行思维的细胞,是人们认识世界过程中的支撑点和阶梯。每一个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对概念、范畴的掌握和理解,是进行理论思维的必要条件。人们在实践中掌握的范畴和概念越多、越深刻、越精确,就越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我们知道,矛盾分析方法是一种基本的科学认识方法。范畴可以帮助我们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来分析事物的矛盾,以达到对事物的较为全面的认识,也就是说,关于范畴的理论可以使矛盾分析方法进一步具体化。
③它对于指导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前面说过,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不同方面的最普遍的本质,它以世界的总体为对象,具有最大的概括性和普遍性,适用于一切领域,它本身虽然不断地从各门具体科学的成果中逐渐丰富自己的内容,但同时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又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这种作用就表现为它能给具体科学以根本的方法,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1、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1)归纳和演绎
归纳和演绎是两种不同的推理方法。
归纳是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概念和结论的思维方法,即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原则。归纳的过程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运动。主体的认识顺序总是先接触、认识个别事物,然后上升到对事物共同本质的认识。归纳法是科学认识和发现的重要方法,它从大量观察、实验得出来的材料中,发现规律、总结定理,这是科学研究最基本的工作。
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即用普遍性的原则、原理引伸出个别结论。它表示思维从一般到单一的认识过程。演绎推理也是科学认识和发现的重要方法,它把一般原理用于个别特殊现象,从而获得关于这一特殊现象更新的知识。它是作出科学预见的一种重要手段。
归纳和演绎的客观依据,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个性和共性、特殊和一般的对立统一关系。个性中包含着共性,特殊中包含着一般,只有通过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归纳,才能得出一般的概念和结论,这就要采取归纳的方法。同时,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一般存在于特殊之中,同类事物的共性必然体现在每一个别事物的个性之中,认识了一般可以为进一步研究个别提供方向性指导,这就需要采取演绎的方法。因此,人们既可以从个别中归纳出一般,又可以从一般中演绎出个别。
归纳和演绎虽是两种相反的思维方式,但在人们的实际思维中二者却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在思维过程中,归纳以演绎为指导,演绎以归纳为基础,两者互为前提、互相促进。一方面,归纳是演绎的前提和基础,演绎离不开归纳及其他思维方法。演绎必须以一般原理如公理、定律等为前提,这个前提是思维运用归纳及其他方法的结果。因此,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另一方面,演绎是归纳的前导,归纳离不开演绎。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归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诸如归纳是什么,怎样归纳,为什么进行归纳等目的性和方向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归纳本身无法解决,必须求助于演绎,由演绎提供理论根据,由演绎给归纳提供指导。演绎所达到的结论又是归纳的起点,并为新的归纳提供方向。因此,没有演绎就没有归纳,不以演绎为指导的归纳是盲目的归纳。
归纳和演绎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思维方法,割裂归纳和演绎的统一,主观任意地拔高一方,都不能正确思维,因为归纳法和演绎法都各有其局限性。归纳虽然能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性,但不能区分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归纳法根据有限的同类对象得出的一般结论,往往会产生以偏盖全的错误。而光靠演绎推理不能保证推理结论的正确性,因为演绎本身不能确定前提的真伪。归纳和演绎的局限性表明,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只有把归纳和演绎结合起来,作为一种统一的思维活动相互补充,交替进行,并与其它思维方法相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科学的思维方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归纳和演绎,正如分析和综合一样,必然是属于一个整体的。不应当牺牲一个而把另一个捧到天上去,应当设法把每一个都用到该用的地方,但是只要记住它们是属于一个整体,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才能做到这一点。” ①离开演绎的单纯的归纳和离开归纳的单纯演绎,在理性思维中,实际上都是不存在的。
(2)分析和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在运用归纳和演绎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中同时使用的又一基本的思维方法。它是比归纳和演绎更为深刻的一种思维方法。
所谓分析是指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和特性,分别加以研究,寻求对象本质和规律性的思维方法。分析不是简单地机械地分解,而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和特性放到事物的矛盾运动中去加以理解,从中提取出本质的、主要的东西。分析方法有多种形式,如矛盾分析、结构分析、功能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系统分析、信息分析等等,其中矛盾分析是贯串于各种分析方式之中最核心的方式。分析方法的运用曾是近代自然科学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分析方法就不能将自然科学的各种门类从自然哲学中独立出来。现代科学无论是实验观察,还是理论研究都不能离开分析方法。分析是必要的,它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但是,如果只停留在分析上,就只能认识事物的局部而不能认识事物的全体,就可能孤立地静止地看待事物。因此,分析又不能离开综合。
所谓综合就是指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出来的各个部分、方面和特性再组合为一个统一整体而加以研究,从整体上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综合不是主观的虚构,不是现象的罗列和材料的堆积,也不是对事物各个部分、方面和特性机械地拼凑,而是经过分析之后,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本质方面按其必然联系有机统一起来,揭示认识对象整体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综合在认识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分析是从整体到部分的思维运动,综合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运动。它们虽然是两种相反的思维过程,但在实际的思维活动中却是辩证统一的。首先,分析和综合相互依赖、相互包含。一方面,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只有对客观对象进行周密的分析,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和矛盾的各个方面清楚的认识,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综合。另一方面,综合是分析的前导,没有综合也就没有分析。分析总是要以综合的成果为指导,并且以综合为目的。没有综合就不能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在人们的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密不可分。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二者相互结合,交替进行。其次,分析与综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于一个事物的认识,不是经过一次分析和综合就能完成,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分析和综合是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方面,分析向综合转化。人们在思维中将客观对象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特性等分别加以认识,一旦抓住了客观对象的本质规律性,人的思维活动就由分析进到综合,形成对客观对象统一的综合的认识。另一方面,综合向分析转化。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每个在分析基础上得来的综合认识,又总是在进一步的分析中得到深化。人类的认识史,就是一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3)抽象和具体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辩证思维的又一基本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与分析、综合等方法同时并用的逻辑思维方法和实际过程。
抽象和具体的含义是复杂的。辩证思维中的抽象既可以是思维的成果,又可以是思维的方法。作为思维成果的抽象,是指思维经过分析所抽取出来的规定。作为思维方法的抽象,是指在思维中把客观对象的某些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而暂时舍弃非本质属性进行研究的一种逻辑方法。辩证思维中的具体,是指许多规定综合的统一体。思维中的具体分为感性具体和理性具体。感性具体是人们通过感官得到的关于事物生动而具体的完整形象,是认识的起点,是对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整体反映,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借助思维的分析活动,对感性具体进行分解,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形成各种抽象规定,从感性具体发展到抽象的思维。
抽象是任何科学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必经途径。抽象比感性具体在形式上离具体事物更远了,但在内容上却深入到了事物的内部,把握了事物的本质。但每个抽象的规定,只反映事物的属性、特点和关系的一个方面,只是对研究对象的多样性统一体中的一个部分或一个方面的本质的认识。如果把认识仅仅停留在抽象规定上,即使是科学的抽象,也会导致认识的片面性和绝对化。因此,抽象规定不是认识的目的,而是认识的手段和方法。要想真正达到对事物全面而具体的认识,还必须用综合的方法,把对事物各方面的抽象规定联系起来,在理性思维中把事物的各种属性、特点和关系作为完整的统一体具体地再现出来,由思维中的抽象向理性具体运动,从而上升到理性的具体。也就是说,为了掌握具体必须进行抽象,经过科学抽象之后,再达到理性具体。
理性具体,也就是思维中的具体,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把事物的各种属性、特点联系起来形成概念,通过综合,把各种抽象规定作为事物的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在思维中完整地、具体地再现出来,形成一系列的概念、原理的理论体系。理性具体从形式上来说是主观的,但是,就其内容来说,它是客观的。因为它在思维中把握了事物的一切方面以及它们的联系,从而达到了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正如马克思所说:“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 只有达到理性具体,我们对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才算有了一个真正的结果,才有可能获得与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相符合的科学认识。
从感性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理性具体,是统一思维运动的两个不可分割的过程,两者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没有感性具体到抽象,也就没有由抽象上升到理性具体,理性具体也就失去了客观依据;抽象的规定也有待上升到理性具体,否则,认识就是片面的,不能从整体上去深刻地把握事物。从感性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到理性具体的过程,就是具体和抽象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
由感性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理性的具体,是认识的实际过程,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从感性的具体到抽象的规定,是形成理性认识的必经途径和必要手段,但不是理性认识的完成,认识还有待于继续发展和深化。如果把认识停留在获得抽象的规定这一步,那么,即使是科学抽象的成果,也会导致片面性和绝对化的错误。这就需要把认识进一步从抽象的规定上升到理性的具体。理性具体既优越于感性具体,又优越于抽象的规定。
从感性的具体到抽象的规定,又从抽象的规定到理性的具体,这是一个具体——抽象
——具体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抽象是对感性的具体的否定,它离开了具体,但是抽象又包含着对自身的否定,它接近着理性的具体。所以,抽象是离开和“接近”具体的统一,是从感性具体发展到理性具体的决定性环节。科学抽象不是空洞的幻想,而是对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和反映,这样的科学的抽象必须是反映对象的最一般最基本的本质的抽象;是构成具体对象的基本单位;包含着对象整个发展中的一切矛盾。具备上述条件的科学的抽象,虽然低于理性具体,但却是认识的上升运动的决定性的中间环节和可靠基础。
思维达到了具体,相对于一个认识对象来说,达到了认识的终点,但对于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认识对象来说,它又成为认识的起点,思维又开始了新的行程。而这样的每一次循环,都给人类知识提供了新的内容。
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无论对于各门具体科学,还是对于哲学都是普遍适用的。它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在人们认识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掌握这一方法,对于我们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克服思维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从而对于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都具有重要意义。
(4)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相一致,是辩证思维构建科学知识体系的主要原则和方法。辩证思维中的历史的东西这一范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即科学史、认识史、哲学史、语言发展史等等。逻辑的东西这一范畴则是逻辑范畴之间的次序、层次、关系等等。所谓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是指理论的概念体系的逻辑顺序是客观历史发展顺序和认识发展顺序的反映。因此,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在理论思维中的再现,是由历史的东西派生出来的。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和方法,归根到底是思维与存在这一哲学基本问题在逻辑学和方法论中的体现和贯彻。
逻辑和人类认识的发展是相一致的。每个个体对于具体事物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的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上升到具体。从整个人类认识史来看,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肯定逻辑和人类认识的历史相一致,也就肯定了逻辑和客观实在发展的历史相一致。认识发展史作为主观的东西,是客观的东西的反映。事物发展的原始状态是最简单、最单纯的,它也就成为思想的逻辑进程由以出发的起点。恩格斯指出,“逻辑的方式是惟一适用的方式。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无非是历史的研究方式,不过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 。但是这里应该指出,如哲学范畴、力学范畴的逻辑只是同哲学、力学的发展史相一致,而不是与客观历史相一致。
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的方法,不论对于社会科学还是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都是必须采用的重要方法。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国家等问题的研究就是运用了这一方法。在自然科学中,达尔文之所以能对品种繁多的生物物种作出科学的理论说明,也在于他运用了这一方法。现代生物学的发展表明,要真正揭示生命的奥秘,必须追溯到更远的历史,研究最原始的生命的起源。对生命的研究是如此,对非生命物质的研究也是如此。可见,要对任何现象作出科学的研究和说明,都必须运用历史的方法,贯彻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相一致的原则。
逻辑和历史既相统一又相差别。承认逻辑和历史的差别,对于科学研究同样具有重大意义。第一,逻辑的东西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这种“修正”有两种形式:首先,逻辑是按历史规律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逻辑对历史的反映,不是机械的照相,不是简单的复制和翻版。逻辑反映历史,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 。实际的历史发展通过大量的偶然性、偏差和曲折为自己开辟道路。辩证思维的任务,就是要依据历史事实和经验材料,经过抽象概括的加工改造功夫,抛弃细节,抓住主流,抛弃偶然,抓住必然,抛弃曲折和偏差,抓住基本方向和基本线索,从而形成理论概念体系,以便能够在比较“纯粹的形态”上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显然,按照历史固有的逻辑“修正过的”东西,比起未加“修正”的自然主义的历史描述来,更能深刻地反映历史。其次,逻辑的东西有其相对的独立性。逻辑的东西来源于历史的东西,但却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它具有自己的某种独立性。在某些情况下,逻辑的东西可以离开历史发展的顺序,而不需要绝对准确地追随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在这方面,《资本论》为我们提供了典范。例如,土地所有制和地租的出现在历史上先于资本和利润,然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首先论述的却是资本和利润。他认为,把经济范畴按它们在历史上起作用的先后次序来安排是不行的,它们的次序倒是要由它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决定的,因而这种关系同它们的历史发展次序有时恰好相反。因为资本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支配着一切社会关系,马克思就牢牢抓住了资本,对它进行了历史的也是逻辑的分析,从而把资本如何支配全部经济关系(其中也包括资本主义地租)的画面清晰地摆在人们的面前。
第二,逻辑和历史的差别又表现为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差别。历史方法是根据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来揭示历史规律的方法。为了再现历史发展的最完整的情景,人们必须追随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曲折包括某些偶然因素,并通过分析重大的历史事件,考察与之有关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研究历史的具体发展过程。历史方法是研究历史科学的基本方法。逻辑方法则是舍弃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和偶然因素的研究方法,它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来揭示历史规律,并根据问题的不同方面和事物的相互关系来建立理论的体系。显然,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有着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是两种有着重大差异性因而不能混淆的方法。
然而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排斥逻辑方法的历史方法是经验主义的,排斥历史方法的逻辑方法是空洞抽象的。历史方法决不能只限于历史现象和具体事例的堆积,而要进一步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就离不开逻辑的方法。逻辑的方法又必须以历史的实际发展为基础,它实质上就是摆脱了历史形式的历史方法。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还表现为“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来考察客体,在这种发展点上,逻辑与历史都充分展现着,它既是历史发展的充分形式,又是逻辑关系展开的充分形式。
总之,客观世界和人类认识都是活生生的,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把握这一矛盾运动和普遍联系的过程,就必须立足于概念的辩证本性,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假说和理论体系的演化,综合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的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辩证法反映和创造世界的作用。
2、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
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这些方法都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及其方法,使辩证法深入到发展的细部、更复杂的层次。因此,辩证思维方法应该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中吸取营养,以丰富自身的方法系统。
模块2: 洞悉本原,掌握规律——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
【目的要求】
熟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及其关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教学难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讲授法、阅读思考法、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法、讨论、实践调研法
【理论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各自有着自身运动发展的规律。人们认识世界就是以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为目的,人们自觉地改造世界就是以事物的发展规律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的正确认识来自于对规律的深刻把握,人的实践活动是在认识规律、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认识必然才有自由;违反规律必受惩罚。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各自有着自身运动发展的规律。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要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并遵循这些客观规律,自觉地改造世界。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列宁全集》第38卷第161页)规律如果按其起作用的范围划分,可区别为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如果按其起作用的领域,即活动的舞台划分,可分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以及人类思维的规律。各门具体科学,是以研究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规律为对象的,而哲学则是以整个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最普遍的规律为对象的。
第一,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这就是说,规律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概念,科学规律只不过是客观规律的反映。例如,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反映为万有引力定律;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序数之间的本质联系反映为元素周期律;生产方式的内容和形式的本质联系表现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规律。
第二,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这是说,规律和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它表示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必然为此的趋势。飞翔在空中的鸟类,飞机以及其他一切物体,当它的动力作用消失时,必然顺着引力方向降落到地面上来,这就是地心引力规律的作用。资本主义一定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这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
第三,规律是事物的稳定的联系。这一点是说,事物、现象是千差万别、变动不居的,规律则是变中之不变,变动不居的现象中的稳定的东西。规律的这种稳定性的特点,又表现为重复性,就是说,只要具备一定必要的条件,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重复出现。
总之,规律就是事物、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在这里,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也就是普遍的联系,就是普遍性规律。这三种属性是并存的,不可分的。本质的联系一定具有必然性,必然的联系也一定是稳定的。由于规律的这三种属性,总是体现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所以,一提规律就与事物发展相联系,称为事物发展的规律。由于事物本身是发展变化的,所以规律本身也是发展的、历史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这是因为,规律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物质本身又是客观的,所以,作为它的规律来说,也就必然具有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是说,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不管人们认识到它也好,没有认识到它也好,它都存在,都在那里起作用。人们既不能消灭规律,也不能创造规律,只能如实地反映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就是说,规律不同于我们平常所说的一般规则。虽然合理的规则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但它总是由人制定的,如果它不符合实际了,可以修改它和取消它,而规律却是客观存在的,它同物质一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人为地消灭。整个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历史都一再证明了规律的客观性,无论是自然界的规律,还是人类社会的规律都是如此。只有唯心主义才否认规律的客观性,主张规律是人们的意识的产物,例如,康德说:“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实用主义者说,科学规律仅仅是人们为着暂时的利益而作的有用的假设,这种“人造规律”的说教是非常荒谬的。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与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有一定联系,也有区别。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报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使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得多。社会矛盾的成熟程度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影响着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能达到正确认识。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恩格斯说:意识是地球上“美丽的花朵”,这是对意识作用的生动描绘。只有科学地阐明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把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贯彻到底,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正确地改造世界的目的。
(一)意识的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是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两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就意识的本质和起源来讲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就意识的功能和作用来讲,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又不是消极被动的,他会对物质产生积极的能动作用。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把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统一起来,既唯物辩证地解决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又彻底地解决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从根本上克服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片面性,为人们正确地解决和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提供了理论根据。
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自觉的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对象时,总是基于实践的需要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人的活动中预定的目标、蓝图、活动方式和步骤等,都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对世界的反映是一个主动地创造性地过程。意识不仅能通过感性形式反映事物的表象,而且还能通过理性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不仅能“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追溯其过去,推测其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这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因为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人们从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更重要的则是以这些正确的思想为指导,通过实践把思想的东西变成现实,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这就是列宁所说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①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科学发展的大量事实证明,人的意识活动既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能积极地反作用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对人的生理和病理具有很大的影响。如,人的七情六欲可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又如,中医把治病与治心统一起来辩证施治等等。都反映了意识对人体生理的控制性。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而无论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
(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怎样才能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呢?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最根本的是要正确处理好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的统一。一方面,正确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是科学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是同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成正比的。另一方面,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深藏于事物的内部,要掌握它并非易事;按规律办事也会存在诸多困难和阻力。如果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既不能认识规律,也做不到按规律办事。
在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上,既要反对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名,否认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械论,也要反对以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名,否认客观规律决定作用的唯意志论。总之,只有在客观物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求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开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模块3: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把握认识论体系培养创新能力
【目的要求】
1、熟悉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2、了解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2、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阐述问题,乃是一个有争议的难题。其一,实践是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其二,实践的总和才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什么样的关系;其三,实践检验与 正确理论(人类理性)和逻辑证明的关系问题。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讲授法、阅读思考法、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法、讨论、实践调研法
【理论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每天都在思考,都在进行着具体的认识活动,但我们对有关认识的来源和要素,认识的过程、认识的规律等问题的了解并不一定很清楚。实际上,诸如人的认识是怎样来的?人的认识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怎样证明我们思维的内容与客观现实的一致性等问题早就被人们注意到了,且思想家们对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反映论和先验论、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分野。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对人的认识发展的历史、认识的要素、认识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真理性性等问题进行探讨,并着重介绍在上述问题上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通过上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是物质世界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他与其他生命存在的最大不同在于人有意识。有了意识,人不再满足于被动的受控于自然界,而是通过探寻和利用规律,不断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讲 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1、 主体: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2、 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 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辨证的反映对象的过程。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2)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的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3)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例如:(1)古代为了适应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确定季节、了解气候以及后来航海的需要,产生了天文学;为了适应丈量土地、衡量容积和其他计算上的需要,产生了数学;为了适应建筑工程、手工业以及战争的需要,产生了力学。(2)近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对新动力的需要,出现了蒸汽机,对蒸汽机的研究和改造,进一步推动了动力学、热力学和机械学的发展。(3)现代社会利用原子能的需要,促进了原子核物理学、放射化学、放射生物学的发展;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需要,促进了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发展。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不断提供大量新的认识工具,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例如:(1)人的眼睛看不到遥远的天体,不能分辨小余十分之一毫米的东西,看不见红外线和紫外线;人耳也听不见超声波,实践提供了望远镜、显微镜、光谱分析仪、雷达等观测工具,突破人的感官局限。(2)现代科学研究具有高难度和高精度的特点,没有现代工业所提供的各种强大的物质手段和物质工具,如电子计算机、高能加速器、太空探测仪等,要从事现代科学研究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的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而直接经验是人们亲身实践的产物。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 ――毛泽东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讲过一则《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一次苏东坡拜访王安石,恰逢王不在。桌上有一首咏菊的诗稿,只写了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他想,这老夫子大概糊涂了,菊花最能傲霜斗雪,如何秋风一吹便落呢?便提笔续到:“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不久,他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到了九月重阳邀友赏菊,恰一夜秋风刚过,走进花园一看,只见花瓣纷落,铺金满地。这才猛然醒悟真有“吹落黄花满地金”的事。
当然这不是说每一个人的认识都必须靠直接经验。作为人类认识成果的间接经验的作用不容忽视,那种贬低书本知识、轻视教育工作、拒绝向前人和他人学习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我们既要重视读书,获取间接经验,更要积极实践,获取直接经验。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的认识只有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一步步走向真理。
(1)西红柿的故乡在南美洲茂密的森林里。当地人一直认为它有毒,不敢碰,更不敢吃,还给它起了一个吓人的名字叫“狼桃”。16世纪,英国俄罗达拉里公爵在旅行时发现了它,带回几株种在皇家花园里观赏。直到18世纪,法国一位画家抱着献身精神,决心尝一尝。他在吃之前穿好了入殓的衣服,吃完以后就躺在床上等着上帝召见。结果不但没死,还发现了一道美食。
(2)19世纪80年代前,科学家们认为动物机体只需要蛋白质和少量的盐类。俄国医生鲁宁对此表示怀疑。1880年做了一个实验。两组老鼠一组用只含蛋白质和盐类的人工乳喂养,一组用自然乳喂养。结果喂自然乳的都很健壮,另一组不久就病死了。经进一步研究发现,自然乳中含有一类动物机体必需的未知物质——维生素。
总之,认识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在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更为显著。相反,错误的理论则阻碍实践的发展。例如:海王星的发现。自从1781年天王星被发现后,人们注意到它的位置总是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不相符合。于是有人怀疑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受另一颗尚未发现的行星所吸引的结果。当时虽有不少人相信后一种假设,但都缺乏勇气去寻找这颗未知的行星,因为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只有一位年方23岁的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敢于承担这项任务。他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对天王星的观察资料,反过来推算这颗未知行星的轨道。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他终于在1843年10月21日把结果寄给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艾利,但艾利保守思想非常严重,不相信“小人物”的工作,置之不理。幸亏法国人勒维烈也从事这项工作,1846年9月18日,他把结果告诉柏林天文台助理员加勒,23日晚,加勒果然在勒维烈预言的位置上发现了海王星。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1、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前提出发,把人的感觉、观念和意识看作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
(1)墨子:认为认识知识都是后天的,来源于人的感觉,还提出了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三表法”:“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简言之,一是以古人的历史经验为准则,二是以群众的直接经验为依据;三是以产生的实际社会效果为准绳。三表法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实际效果来检验认识的真伪,是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进一步贯彻和发挥。
(2)恩培多克勒:“流射说”。认为所有的生成物中都有流射物的存在,当这些流射物通过适当的感觉通道进入人体时,就会形成感觉,进而形成认识。
(3)德谟克利特:“影像说”。认为事物都是由原子微粒构成的。外界事物总会发出一种极细微的原子流,在作为媒介的空气上面打下印记。当空气触及人的感觉器官,空气上的印记就打到了人的感觉器官上面,造成了事物的影像。感性认识是由比较粗糙的原子在感官中留下的影像,理性认识是比较精细的原子在心灵中造成的影像。
(4)亚里士多德:“蜡块说“。感觉接受的是事物的形式而不是质料,正如蜡块一样,当刻有图纹的金属作用于它的时候,它接受的是印纹而不是金属本身,灵魂有认识的能力,但本身不会产生认识,感觉和思维都是在外部对象作用下发生的。
2、唯心主义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1)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①孔子:对于知识从何而来的问题,他做了两个明确的答案:“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生而知之”是说有一种人,他们的知识是生而具有的,这是上等人。
②孟子:“良知”“良能”说。在他看来,善是人的本性,这种本性是天赋的,这种天赋的本性叫“良知”“良能”。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讲的“良知”“良能”是一种道德知识,他把是非善恶的道德知识说成是先天的,可以看出他认为知识来源于人自身,来源于人的精神。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条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路线。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由于他认为人的思维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人的善端是人的内心所固有的,所以,人对自己的本性进行自我认识就可以知道天命,认识外部客观世界。他的求知路线,不是向外部世界寻求知识,而是向内心去求知识。
③笛卡儿:天赋观念论。他认为知识都是有观念构成的,这些观念共分三类:第一类通过感官从外界得来的,带着个别性和偶然性,而且常常会欺骗人们,因此单凭感性经验不能形成无可怀疑的科学知识。第二类是人们由理性直观得到的,如数学的、形而上学的公理,一看就知道,无可怀疑,这类观念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第三类是人们凭空虚构的,如飞马,金山之类,没有客观有效性,当然不能成为科学。他认为第二类观念是理性自身固有的天赋观念,只有人类先天就具有的天赋观念才是知识的源泉。
(2)、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神等客观精神力量赋予的。
①柏拉图:“回忆说”。他认为世界万物都对应着各自的理念,在万物产生之前理念已经存在了。人出生前,灵魂在理念世界里就有了关于理念的知识,出生后灵魂由于受到肉体的干扰和污染,暂时忘掉了那些知识,因此必须通过学习,通过对一些具体事物的认识,才能把忘掉的知识从新回忆起来。学习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
②黑格尔:“绝对观念”。他认为整个世界的发展就是绝对观念的自我运动。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二者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又有性质上的区别。
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直观被动的反映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缺陷:
(1)离开实践考察认识:把主体理解为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只是反映世界的人,而不懂得主体是积极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把客体仅仅理解为认识的对象,而没有看到客体还是实践的对象;只看到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而看不到二者之间的实践关系,因而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把认识看成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
(2)离开辨证法考察认识:不了解认识的辨证性质,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从客体到主体的单向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革命能动的反映论)
(1)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科学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把主体理解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把客体理解为既是认识对象又是实践对象,主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主体为了改造客体才去认识客体,而且只有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才能认识客体。
(2)把辨证法应用与反映论:科学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辨证关系,如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感性和理性、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等,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如果把反映过程看作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有对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正因为如此,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还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够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正如列宁所说,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世界,而且能够创造世界。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辨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1)三种形式
①感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例:一个苹果。看一眼——圆、红、大;摸一下——硬、光滑;吃一口——酸酸甜甜。
②知觉: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事物各种感觉的综合,形成对事物的整体形象。例:一个又红、又大、又圆、又甜且有一定硬度的苹果。
③表象:客观事物在头脑中形成的映象。感、知觉是对当前事物的反映,表象是对曾经感知过而又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反映。例:记忆中的苹果。
(2)特点:形象性、直接性。从感觉、知觉到表象,是由个别的特性到完整的形象,由当时感知到印象的直接保留和事后回忆的认识过程,这里已经包含着认识由部分到全体、直接到间接的趋势,但整个说来,感性认识仍然是生动的直观,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还不深刻,因而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2、理性认识: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①三种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②特点:抽象性、间接性。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例:《黄帝内经》记载。一位樵夫多年患头痛病。有一次打柴时无意中碰破了脚趾头,出了点血,可是头不痛了。这一发现太偶然了,没引起他的注意。后来又有一次,碰破了脚趾头,头又不痛了。他心里一亮:也许头痛真该刺脚?于是他在头痛时故意把脚趾刺破,果然头不痛了。屡试之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樵夫成了第一个人体针刺穴位的发现者。这个穴位叫“大敦穴”。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不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感觉到的东西,人们常常并不理解。只停留在这个阶段,不仅不能指导实践,而且可能产生错误的认识。
例:压电效应。美国长谷镇一带铁路沿线,常常由一团团火球结队而行,忽明忽暗,摇曳不定,当地居民恐慌不已。起初科学家设想是电荷的作用,拆除了部分钢轨。但火球依然存在。后来发现许多地方都出现过,把这些地方标在地图上向地质学家请教,发现这些地方都处在或靠近地壳断层区,而且都蕴藏有石英矿。石英是一种压电晶体,受到阻力或扭曲变形时,就能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地壳断层错动产生的压力作用下,产生电荷,放电到一定程度就会发光。
水银湖:俄国地质学家瓦尔霍一天在画家丘罗夫家里看到一幅画:画面上呈圆锥状的山峰临湖而立。山顶白色,山脚和湖面却闪着蓝光,似乎笼罩着一层蓝色的雾气,山石远远望去又呈红色。画家说:“这是卡顿山脉附近的实地写生画。传说这个地方好像有什么魔鬼似的,无人敢去涉足。我出于好奇冒险进入这个危险区。还没走到湖边就胸闷头晕,恶心难忍。湖边寸草不生,一片死寂。在几乎窒息的情况下,我草草画了这幅画,回家后病了四年。”地质学家更感兴趣。经过反复思考认为:红色的山石可能是硫化汞矿石,高热下它可分解为硫和水银,山脚下的湖必然是一个水银湖,蓝雾是剧毒的水银蒸气。为了证实猜想,他带上防毒面具去考察,果然如此。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感觉无思维则盲,思维无感觉则空。割裂二者的辨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例:我国科学家竺可桢,为了研究生物和环境条件周期性变化之间的联系,数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的观察各种气候现象,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记录气温、气压、风向、湿度等气象要素,每年都要仔细记录北海公园的冰冻和融化、植物开花、布谷鸟初啼等物候现象的日期,积累了大量感性材料,才形成了物候学理论。
(2)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运用辨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例: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因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被人们誉为“天空立法者”。这些成就与他的老师——丹麦天文学家第谷通过长期的天文观察所取得的材料是分不开的。第谷曾用多种天文测量仪器,花费了30年的功夫,精密的观测行星位置,积累了大量材料。但遗憾的是,他在天文观测方面非常出色,但却不善于进行理论分析。1600年,他请开普勒做自己的助手。开普勒对科学观察不感兴趣,但十分善于理论分析、抽象和概括。
5、正确理解认识辨证运动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略)
(二)从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
1、认识到实践的必要性
(1)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
例:纸上谈兵。
(2)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例:热素说。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人们认为热是一种没有重量、可以在物体中自由流动的物质。物体温度的升高或降低,是由热素的流入或流出决定的,1789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福德在慕尼黑兵工厂监造大炮时,发现钻炮膛的钻头越钝,钻出的碎屑越少,产生的热量却越多。后来,他把炮筒放在水槽里,用一支钝得几乎钻不出碎屑的钻头钻孔。几匹马拉着钻具钻了大约两个半小时,水竟然沸腾起来。这证明热只能来源于钻头的运动。1799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又进行了冰的摩擦实验。用两块冰在真空中摩擦,并使整个仪器都保持在0℃,几分钟后,冰化成了水。这种热量来源只能使机械运动,“热之唯动说”取代了“热素说”,现在又发展到了“分子热运动理论”。
2、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1)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例: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济、政治、文化方针。
(2)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如工具等物质条件。
(3)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如辛亥革命。
(4)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止是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的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1、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1) 从认识客体看: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客体的本质有一个不断显露的过程,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看到海洋就认为没有陆地的人,只不过是拙劣的探索者。”——培根
(2)从客观条件看: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范围、科学技术条件都是人们认识发展的限制。例:古人认为“天圆地方”,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人们认为地球是圆的,18世纪,巴黎科学院派测量队测量,证实是扁椭圆形,近年来,由于人造地球卫星和计算机的帮助,认识更加精确。
(3)从认识主体看:总是历史的、具体的人,知识水平、立场、观点和认识能力局限性在所难免。
例:古诗《求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非理性因素:情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情人眼里出西施”。
2、方法论要求:在认识过程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具体的: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历史的: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第二讲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地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一)真理的客观性(唯物论)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例:在能量守恒定律发现之前,人们曾经幻想制造一种一经开动便不再需要任何力或燃料而能不断对外做功的机械装置——永动机。有许多人提出各种各样的设计,都失败了。定律发现后,人们认识到造永动机是不可能的,1775年,法国科学院宣布不再接受审查关于永动机的发明。但又有人幻想制造一种能够吸收海水和空气中的热能而永不停止、无限工作的机器,所谓第二代永动机。表面看,这并不违背定律,但仍失败了。原因是它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个定律指出,在一个有限系统中,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最后达到平衡。
2、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在科学发展史上,以权势压倒真理的现象不乏其例,但每一次都以权势者的失败和真理的胜利而告终。
注:真理形式的主观性:既不能把真理当作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反对真理客观性的错误观点,如实用主义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
真理的一元性: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法)
1、真理的绝对性(无条件性、无限性)
(1)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就其发展来说,无论广度或深度方面都是无限的。随着人类世代的延续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所获得的真理,可以反映物质世界越来越多的部分,物质运动越来越多的形式,物质结构越来越多的层次,以及事物多层次的特殊的和普遍的本质和规律,这种发展是无限的;从深度来说,它与自己的对象越来越接近,反映日益精确化。因此,原则上说,物质世界中不存在永远不可认识的事物,认识的发展没有不可逾越的领域,认识的精度也没有不可超越的界限,认识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真理不会有最终被穷尽之日。这是真理发展的无限性、无条件性、绝对性,而不是最终完成意义上的绝对。
2、真理的相对性(有条件性、有限性)
(1)广度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部分、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正确认识。对地球和太阳的认识只是对物质世界一个部分的认识,不能代替对其他部分的认识,物理学中的科学真理,只是对物质的物理运动的认识,不能代替对其他运动形式的认识。哲学所揭示的真理,虽然普遍适用于各个领域,但只是在最普遍的本质和最一般的规律这个层次上反映世界,不能代替对具体事物的特殊本质、规律的认识。
(2)深度看: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的。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1) 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包含绝对性的颗粒,绝对寓于相对之中。(每一个真理性的认识在对有限对象的反映中同时包含着对无限的物质世界的认识。无限的物质世界就存在于各种有限事物中,而不是在它之外;每一个有限的具体事物,作为物质世界的一部分,都在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这种普遍性又有不同的层次,既有同类事物的共性,又有一切事物的共性,用狄慈根的话说,就是“具有绝对物的本性”。对无限世界的认识并非是存在于对有限物的认识之外的,人们并非是穷尽了对有限物的认识之后方才达到对无限世界的认识,如果是那样,无限的物质世界就成了永远不可认识的对象,因为有限物是不可穷尽的。总之,由于有限物是与无限世界相联系的,有限物中包含的特殊性、个性是与普遍性、共性相联系的,所以,正确反映有限对象的具体真理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正确反映了无限的物质世界。)
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相对性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性真理。
例:人们对某一物体长度的测量必然具有近似性,但在这一定精确度的范围内,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即测量结果与对象的符合性是不容怀疑的,具有相对中的绝对。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三国时代的刘徽算出π值为3.1416,南北朝祖冲之又算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现在用计算机可算到千万位,但永远不会算完。这说明人类对圆周长与直径之比的认识,始终是近似的,但就是刘徽的结果,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四位小数的范围),也确实正确反映了客观对象。圆周率在数学、物理学和工程技术、生产实践中无数次的运用,反复证明了这一真理的确实可靠性或绝对性,这一真理还会继续发展,但永远不会被推翻。近似并不意味着不正确,不可靠。一定精确度的正确反映,对于一定实践需要来说,是完全可靠的认识。
(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辨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三)真理与谬误
谬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
1、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2、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例:“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真理的本性决定的。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证实自己正确,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还是在主观的范围内兜圈子,达不到检验的目的。而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正确和错误的问题,也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因此,只有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2、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遵循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为真理性的认识;如果失败了,并且不是认识之外的原因引起的,就是错误的认识。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确定性(绝对性、唯一性):只有实践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2、不确定性(相对性、条件性):实践总是历史的、具体的。任何时候的实践都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认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 价值及其特性
1、价值: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2、价值的特征
(1)客观性。
①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不论是人的自然需要还是社会需要,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都是由人的生存状态决定的,本质上都是客观的。
例:人要生存必须具备衣食住行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同时,还要有精神上的满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②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并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体本身客观存在的性质、属性决定的。
例:仙丹并不能使人长生不老,反而会使人送命。
“一物之所以是使用价值,因而对人来说是财富的要素,正是由于它本身的属性。如果去掉使葡萄成为葡萄的那些属性,那么它作为葡萄对人的使用价值就消失了。”
——马克思
③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2)主体性。
①价值的主体性首先表现为,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尽管价值体现在具有某种属性的物身上,但物的属性本身并不是价值。某物是否有价值,不以某物自身的属性为基准,而以主体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客观需要为基准。主体现实的需要以及这种需要的程度,是某物具不具有价值以及这种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
例:《红楼梦》中林黛玉和刘姥姥对荷叶和树的不同价值取向。
②价值的主体性还通过价值关系中主体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得到鲜明的体现。与其他动物不同,人的需要是从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仅仅依靠自然存在物直接的、现成的存在形态,不能满足人所特有的社会性需要。而且自然界中的事物及其属性是多样的,可以在不同方面对人有用,但那些属性对人会有何用,事物本身不会自动暴露出来。即使事物能显示出对于人的某种有用性,在人们未发现何掌握对它的使用方法时,对人仍不具有现实的价值。因此,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的关系,也不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随机形成的关系,而是对自然的、现成的关系何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随机形成的关系的超越,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超越性关系。价值关系的这种超越性是在主体的实践中通过主体的创造性活动实现的,因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无论是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发现客体的潜在的价值,还是通过实践发明或发现实际掌握客体的方式,乃至最后改造客体,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都贯穿着主体的创造性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在根本上体现的是主体的创造性本质。
例:下雪了堆雪人,用石子当眼睛,用辣椒当鼻子,用笤帚当手臂。
(3)社会历史性。例:文物。由古时的实用价值变为现在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
(4)多维性。由于主体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客体的属性也是多方面的,因而价值关系具有多维性。例:一块钻石——审美的、经济的、科研的、使用的价值。这要求人们在创造或实现价值时,必须对某一价值物的价值作全面的考察,以决定取舍。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1、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人们常常要对人或事进行评价,主要是说明这个人或事对于社会、对于人有什么积极或消极意义,从而决定对这个人或事应持何种态度。
2、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例如,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评价,对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评价,不同的价值主体就不可能完全一致,甚至截然相反。
3、评价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断。人们能否正确的做出这种判断,取决于人们所具有的相关的知识性认识,包括对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也包括对主体的规定性、需要和发展规律等的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价值评价的主体是具体的,可以是个人、群体或人类,而这些不同的主体在需要或要求方面往往存在着差异或矛盾,这就决定了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价也常常会产生差异或矛盾。但这并不说明价值评价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纯粹是一种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1、价值评价的功能:激励、制约、导向
(1)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主观反映,作为人们对价值现象的认识,是推动着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
(2)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它要求实践活动必须努力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服从于实践目标的实现,即服从于实践满足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
(3)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它制约着实践活动的发展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的方向发展。
2、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略)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遵循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的需要”。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二者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实践中的价值目标作为一种预见性的评价认识,它的确立是以对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没有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同时,任何真理都必然具有价值,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就会或迟或早地显示出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1)相互制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的实现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
(2)相互引导: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人们在哪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一个领域中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价值发展的方向和程度。
(3)相互促进: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入,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越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既崇尚理性,又调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精神体验来展示和表现人的本质和人的追求。
第三讲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重要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略)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略)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略)
模块4: 揭示矛盾,解析社会——破解人类社会发展之谜
【目的要求】
1、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熟悉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3、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及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3、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性。4、社会发展的动力。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难点: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
2、“第一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的关系。
3、把握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的同时,还要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关系问题。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讲授法、阅读思考法、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法、讨论
【理论教学时数】3学时
【实践教学时数】 1学时
【实践项目】我做哲学老师
本章主要阐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本章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即承接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人的认识的辩证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内容。启下,即开启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之路,为理解后续四章的内容提供基本的指导。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自已创造自已的历史。
第一讲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社会历史观的问题极为复杂,但它最基本的问题则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引申。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区分为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和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这两条基本对立的路线。
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都是由人的主观意志、或由某种神秘精神力量等所决定的,否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唯心史观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唯意志论和宿命论。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有着共同的本质,即都片面地夸大了社会意识的作用。列宁曾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一切历史理论有两个主要缺陷,第一,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即社会的经济根源,没有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第二,至多是考察了杰出人物、领袖人物或其他个别重要人物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及其意义。
而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什么是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诸方面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和根本基础。
(1)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矿藏和动植物分布等等。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离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
地理环境作用的性质: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这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例如,地理环境相同的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可能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的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又可能相同。再如,地理环境较好的国家,社会制度可能处于较低的阶段;而地理环境较差的国家,社会制度则可能处于较高的阶段。第二,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因素、主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总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表现出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也就越大;社会生产越发展,就会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开发新的自然资源领域,扩大人类和自然之间越来越多的联系。第三、地理环境只有通过生产过程或生产方式才能对人类历史发生作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如矿藏、湖泊、河流等等,只有进入生产过程,成为劳动资料或劳动对象时,才能在社会生产中,亦即在人类历史中发生作用。超出生产过程和生产方式之外,地理环境就无法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作用,地理环境不能直接决定人类的社会生活过程,直接决定人类社会生活过程的是生产方式。不论地理环境多么不同的国家,只要生产方式相同,社会生活过程就大体相同;反之,不管地理环境多么相同的国家,只要生产方式不同,社会生活过程就明显不同。地理环境不变,社会生产方式变了,社会生活过程就会改变。
地理环境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历史唯物主义历来重视自然环境的作用,并对它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但是,决不能把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夸大为决定作用。否则,就会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泥坑。分析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片面性: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人和动植物的发展一样,都是受地理环境决定的,人类的体质和心理状态、人口和种族的分布、文化水平的高低、经济的盛衰、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前途等等都受到地理环境的支配。这种观点的创始人、著名的法国启蒙学者孟德斯鸠认为,气候是决定因素,“气候的权力强于一切权力。”酷热有害于力量和勇气,寒冷赋予人类头脑和身体以某种力量,使人们能够从事持久、艰巨、伟大而勇敢的行动,因此,“热带民族的懦弱往往使他们陷于奴隶地位,而寒带民族的强悍则使他们保持自由的地位。所有这些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这一理论无疑把社会还原成了人“身外的自然”,照此解释,一些民族受到剥削和压迫,完全是自然条件造成的。显然这是在为侵略者和压迫者制造合理依据,从根本上并未走出唯心史观的范围。(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人口因素指的是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密度和增长速度等。
人口因素的作用:第一、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任何社会的存在,都要依靠一定数量的人口,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便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发展。第二、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人口数量、质量、密度、构成和增长速度上的差异,对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有不同的影响。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时期,在人口数量多、密度大的地区,物质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较快,社会较为繁荣;而在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的地区,物质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较慢,社会不够繁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时对人口数量的需求就相对减少,因而要求对人口增长的速度适当加以限制。如果人口数量过多、密度过高、增长过快,就会在衣、食、住、行、教育、卫生各方面压迫生产力,影响积累以及物质生产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给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人口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因而优生优育,不断改善、优化人口的职业构成、教育构成、技术熟练程度的构成以及年龄和性别构成等,越来越成为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由此可见,既不能抽象地说人口数量越多、密度越大、增长越快越好,也不能反过来说人口数量越少、密度越小、增长越慢越好。只有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人口因素“决定论”是错误的。近代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的“法则”是以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增长则是以算术级数增加,所以人口的增加总是超过生活资料的增加,这就导致人口的绝对过剩,造成失业、贫困、饥饿和其他社会灾难。这是典型的夸大人口数量作用的人口“决定论”。他主张用战争、传播病菌等手段消灭过剩人口的办法是极其反动的,不人道的。他说的人口“法则”也是不正确的。各国人口发展的事实表明,一些经济文化水平愈是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就愈是缓慢甚至是负增长;而经济文化水平愈是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增长则往往容易失控。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同控制人口自身增长的观点不能相混淆,这是两个根本不同性质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口增长应当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不能抽象地认为人口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
联系实际:我国的人口现状,总的说来足增长过快,同时在分布上也不平衡,这是不利于经济及社会本身发展的。因此,自觉地调节人口的生产,逐步缓解人口过多的压力,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的一项重要国策。
小资料 人口密度的地区差异
从人口密度来看,以上海市人口密度最高,每平方公里在2000人以上,而人口密度最低的西藏、青海和新疆,每平方公里不足10人。其中西藏仅为2人,相差十分悬殊。这种相差悬殊的人口地理分布,也是中国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小资料 我国的人口结构状况
1.年龄构成特征。人口年龄构成是指不同年龄人口的数量比例关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口再生产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50年代人口出生率一度上扬,死亡率则锐降,结果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比重都上升了。60年代初中国遭遇了严重经济困难,但后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出现补偿性生育高峰,致使人口显著年轻化。进入70年代,生育率明显下降,少年儿童比重迅速减少,但老年人口比重变化不大,年龄构成属典型成年型。随着出生率下降成果的积累,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年龄构成变化已十分明显。0-14岁人口2.8亿多,占总人口的盟.8%;15一以岁人口8.8亿多,占总人口的70.1%,历岁以上的人口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5岁以上的人口正在增加。以上数据表明中国目前已踏人成年人口型的后期,老年型已在望。
2.性别构成特征。在社会稳定发展的情况下,一个社会的人口性别比主要由出生性别比和少儿性别比所决定。中国的人口出生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982年为107.17,1990年上升到111.7,1997年高达120.14。2000年男性为6.5亿,占总人口的51.63%,女性为6.1亿,占总人口的48.37%。性别比为106:74。从总体上来说,现在还没有出现婚龄人口性别比失调的问题,但在一些地区,少儿性别比失调也导致早婚早育现象屡禁不止,影响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
3.劳动人口职业构成特征。国际上一般将16-64岁年龄组列为劳动适龄人口。按此标准计算,中国不仅人口总数庞大,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19卯年中国劳动适龄人口6。8亿,占总人口的2/3,2000年劳动适龄人口8.8亿。现在中国人口年龄构成正处于迅速变动之中,在一段时间内,少年儿童比重下降幅度将超过老年比重的上升,将使劳动适龄人口比重逐渐增大,导致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规模庞大的劳动人口在第一产业中占压倒优势,其绝对数量仍在上升,相对比重趋于下降,但速度不快。劳动人口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上升较快,但内部结构不理想。第三产业的比重出现明显上升,但仍然偏低。
4.人口质量特征。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接受小学教育的人口有4.5亿,接受初中教育的4.2亿,接受高中(含中专) 教育的1.4亿,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4571万人。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8507万人。同1990年相比文盲率由15.88%下降为6.72%。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程度的由1422人上升为361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 8039人上升为1114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3344人上升为 33961人。到2005年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中60%,高等教育达到15%,我国人才素质进一步提高。此外为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现行生育政策,提倡优生优育等服务措 施,并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实施人才战略,扩大人才队伍。
(3)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其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因为:
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首要前提。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在人类社会的全部活动中,生产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首先要由生产者提供吃、穿、住等物质生活资料,人们才能从事经济、政治、科学、艺术等活动,否则人们的一切活动无法进行,社会难以维持。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人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与此相应的意识形态,也直接反映于他们的生产关系。概言之,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阶级结构以及政治、法律、道德观点,归根到底决定于社会的生产方式。
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社会生产是不断发展的,生产的变化其生产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那么社会形态也跟着发生改变,社会由此进到高一级的程度。可见生产方式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和高级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2、什么是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人们对一切社会生活过程和条件的观念反映。
社会意识的基本类型:一类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反映,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在意识中的表现。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大部分社会科学。这些社会意识形式,构成了思想上层建筑,并同政治上层建筑一起构成了全部上层建筑的有机体系;为决定它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服务。历史表明,意识形态总是具有阶级性的,并且是作为一定阶级的自我意识(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的必然因素和重要方面而发挥作用的。
一类是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中的某些管理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某些管理学,是关于自然现象、生产过程的技术协调关系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它直接同社会生产力相联系,不是专为特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服务,而为任何社会所服务。所以,它不是思想的上层建筑,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语言学和形式逻辑也不是特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反映,因而也不为特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服务,所以也不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
社会意识的上述两种基本类型及其具体形式,尽管内容、形式、作用、地位各有不同,但它们作为社会存在的观念形态的反映形式,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构成垂直双向联系和横向交叉联系的社会意识形式有机系统,每一形式都是这一有机系统不同层次结构网络上的纽结,其中哲学和政治法律思想,则是整个社会意识形式系统的灵魂和核心。
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首先,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这是指,社会意识并不是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而立即发生变化的。当某种社会意识赖以存在的社会制度改变以后,这种社会意识不会立即消灭,而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并发生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本身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社会存在虽然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反映到社会意识中来需要一段时间;另一方面,社会意识一经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保守性,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变成一种顽固的保守力量,牢固地占据着人们的头脑,阻碍新的社会意识的产生和传播。其次,社会意识有时可以超越现实社会存在的发展状况。这是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由于反映和代表了进步的社会势力的利益和要求,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或预见未来,这两种情况都表明了社会意识的独立性。但是,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旧的社会思想和理论不可能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之后长久地存在下去,迟早要归于灭亡;新的理论也只是在社会存在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提出新的任务的条件时才可能产生。它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也只能指出其根本趋势和大致轮廓,而不能详尽无遗地描绘其具体细节。
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表明,某一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发展的水平同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经济上先进的国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就是先进的;同样,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也不一定就是落后的。如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经济上落后的法国在政治思想上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而经济上更加落后的德国在哲学特别是辩证法思想上却远远超过了英法两国。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相对的。先进的社会意识是与当时的其它意识相比较而言的,在经济上也是以一定的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只有到经济发展成熟时才能提出完备的理论。落后的意识随着其赖以存在经济基础在消失它为迟早会消失的。
第三、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的发展有两条道路,一条是来自社会存在,另一条是来自继承前人留下来的精神文化成果和其它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就是在这两种来源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如从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到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再到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就是一个批判、继承、发展的过程。正是由于这种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的发展才能持续而不中断,才有可追溯的历史线索。每一个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是人类社会意识整个发展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没有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整个链条就会中断,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使得各种社会意识形式都形成了自己相对独立的历史发展线索。这种历史继承性的长期积淀,便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各种社会意识的民族特点。在社会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新的社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对旧的社会意识的全盘否定,而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其陈腐落后的东西,保留其积极合理的因素。马克思主义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要反对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全盘肯定,不加分析地兼收并蓄,搞复古主义;另一种倾向是对历史文化遗产一概排斥,否定一切,搞历史虚无主义。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把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对待文化遗产的科学观点和正确态度,为我们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
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一般地说,政治和法律思想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最大,因为政治和法律思想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一定的经济基础,体现着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哲学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最为深刻,因为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具有指导作用;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社会越向前发展,它的作用就越大,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也就越加明显。特殊地说,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是不同的,在有些国家,有些时期,这种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较大,在另一些国家、另一些时期,则那种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较大。例如,在欧洲中世纪,宗教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最大;在18世纪的法国,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较为突出。
当然,社会意识自身内部的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也是相对的,归根到底要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性的制约。任何一种社会意识以哪种方式,在哪一方面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一个民族或国家受其他民族或国家社会意识影响的方式和程度,最终还是决定于社会存在所提供的需要与可能。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对社会存在的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集中的表现。社会意识产生后,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存在起能动的变革、改造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巨大的,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无论怎样大,它相对于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而言,毕竟只能是第二位的。一种落后意识阻碍社会发展,无论它的力量多么强大,它把历史的步伐拖延得多么长久,最终还是要同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一样摆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先进的社会意识加速社会发展,无论它使社会发展得多么迅速,终究不能超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允许的限度。否则它就不再是先进的社会意识,而是破坏社会发展的不切实际的妄想。就是说,社会意识反作用的性质、反作用程度的大小和反作用的后果,都是由社会存在、社会实践状况决定的。因此,我们在承认社会意识的巨大反作用的同时,必须防止把它无限夸大,以至颠倒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前面讲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现在我们要问,生产方式怎样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这就要分析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的矛盾,正是这个矛盾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矛盾,人要改变生产关系时,总有一种东西保护生产关系,阻止人去改变生产关系,这就是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叫经济基础。这样又形成了另一对矛盾,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因此,社会基本矛盾就成了两对: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其中前一对矛盾是更根本的矛盾,它决定着后一对矛盾,而后一对矛盾又制约着前一对矛盾。两对矛盾是密切联系着的。下面主要讲这两对矛盾以及由这两对矛盾所构成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两条基本规律。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实现幸福价值,必然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去主动地改造自然,在此过程中形成生产力;人为了改造自然必须结成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东西是生产关系。因而在人的生产劳动中就发生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对矛盾是社会的根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里我们将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大范畴,讲二者的辩证关系,讲由这对矛盾所构成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
(1)生产力的涵义。马克思说:“任何人类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 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的关系。”人有肉身,肉身有欲,为了满足此欲,人就要占有自然。人的独特性在于人是通过劳动来占有自然的。因为自然界中没有人所需要的现成的东西,所以人必须在劳动中创造出人所需要的东西来。人改造自然界有能力大小问题,生产力概念就是反映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哲学概念。所谓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反映人和自然关系的范畴。
(2)生产力的特征:第一,生产力具有客观性。具体来说,生产力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既得的力量;生产力的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第二,生产力具有主体性。生产力是人的能力,能力就是主体性。我们可以从生产力最直观的看到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因而,生产力虽然是物质的东西,但不同于纯自在的物质的东西。第三,生产力具有社会历史性。
(3)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生产力作为人的能力要体现在一些有形的、物质性的实体身上,这些实体构成生产力的要素。生产力主要由三个实体性要素构成,即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第一,劳动资料,是指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与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体。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劳动资料的主干。人的劳动和动物活动的主要区别在于人在人和自然之间加入了工具这个中介。人让物(工具)与物(劳动对象) 相互作用,然后人去获取其成果。黑格尔将这叫作“理性的狡计”。荀子也说,人的特点在 于“善假于物”。生产工具是人所达到的劳动生产率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衡量人类征服自然的尺度。生产工具是人在生产过程用来对劳动对象进行直接加工的物件,直接传递人对自然的作用。生产工具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延长。工具的变化会引起整个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力的变化又会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又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所以,整个社会的变化是从工具变化开始的。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干,围绕着生产工具正形成了动力系统、能源系统、控制系统、信息传递系统等。
第二,劳动对象。人改造自然的能力要通过劳动对象体现出来,劳动对象的范围大小、深度都反映着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例如工业生产中看看你所有的材料(劳动对象)就知道生产能力有多大。那么,什么是劳动对象呢?所谓劳动对象,就是劳动过程所能加工的一切对象。自然界是可能的劳动对象的总和。劳动对象之所以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因为,劳动对象是进行生产的物质前提;劳动对象对于劳动工具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劳动对象直接影响整个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第三,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即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劳动者是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如婴儿、老弱病残、无劳动能力的人虽然是人,但不是劳动者。人要成为劳动者,就要有劳动能力。人从出生到幼儿园直到大学一直都在学习,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劳动能力,成为生产力中的劳动者。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因为,在生产力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都是“物”的因素。劳动者是“人”的因素,物是死的因素,人是活的因素。劳动资料要由人来创造,发动和控制,再好的劳动工具,如果没有人去发动它,它永远只是可能的生产力,变不成现实的生产力。劳动者属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开发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事业。培养、尊重和爱护人才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条件。一个不尊重人才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生产力落后,经济贫穷的社会。凡尊重人才的社会一定是生产力发达,经济富裕的社会。当然,尊重人才要由相应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来保障,这就涉及到生产关系问题了,是下面要讲的内容。
生产力主要由以上三个实体性要素构成,或者说,人改造征服自然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这三个因素上面。除了三个实体要素外,生产力还包括科学技术、管理等智能性要素,即非实体的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要素,邓小平同志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当其未被应用于生产过程、物化为生产技术时,是潜在的生产力;当其被应用于生产过程以后,便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2、生产关系
人的生产是社会性的生产,就是说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下进行的。生产力中的各要素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这种社会形式也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社会形式就是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的涵义。人在生产中要发生两种最基本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力是标志人和自然关系的,生产关系则是标志人和人的关系的。所谓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合并且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直接表现为人和物的关系,如人对生产资料(物)的占有、所有关系、劳动产品( 物)的分配等都是人与物的关系,但其实质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通过人与物的关系表现出来。例如,在工厂中资本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这表现着资本家(人)与工人(人) 之间的关系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反过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表现为生产资料(物)的资本家私人占有、所有。因此,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要解决人与物的关系 ,如解决所有制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等。人与人之间正义、平等、自由价值的实现得依赖于解决人与物的关系,这就是马克思关注所有制关系的原因。马克思真正关心的是人、人际间或主体间关系。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目的也在此。生产关系是人在生产中必然要发生的关系。你要种地(生产)你就必然碰到这地是谁的(所有制关系),打下的粮食怎么分配(分配关系)。在分工的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必须能交换(交换关系),否则生产无法再进行下去。这些关系都是经济关系。
(2)生产关系的特点。第一,生产关系具有主体性。因为生产关系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或者说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在生产关系中体现着人的本质。我们只熟悉麻布、亚麻是人在劳动中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而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亚麻一样也是人的劳动的产品,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马克思说:“这些一定的社会关系 同麻布亚麻等一样,也是人们生产出来的。”(《马恩选集》第1卷,第108页)人们在生产和对象化物质产品时也生产和对象化着生产关系。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不过是人的物质实践活动以及个体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第二,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这同样是因为生产关系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由于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就是物化,就是客观性对主观性的否定,因而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生产关系和别的产品一样,一旦对象化出来就进入了现象界,现实关系领域,成了客观性的东西了。生产关系的客观性表现在它是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现实的经济关系,它不是按人的主观意志构成的,它要受生产力状况的决定。第三,生产关系具有稳定性。一种生产关系一旦建立就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它作为生产力的形式为生产力发展提供了一个现实的空间和可能的发展余地。
(3)生产关系的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的关系,那么,在生产过程中都会发生哪些人与人之间的客观经济关系呢?人在进行生产时首先会发生生产资料是为谁所有的,你要种地得知道这地是谁的,然后才知道能不能种,怎样种,生产出来的东西如何进行分配,这也是在生产中要发生的关系。在分工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还要交换,否则下一步生产无法进行,这是生产中发生的交换关 系。分配后的产品要消费,不消费劳动力不能再生产,生产也无法进行,这是生产中发生的消费关系。生产中必然要发生的这些经济关系就是生产关系。
这些关系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二是人们在生产中的社会地位和互相交换活动的关系;三是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这就是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主要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
在生产关系的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中有没有一个处于核心地位或作为生产关系本质的内容呢?回答有肯定的。它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为什么说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在生产关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呢?首先,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关系中的其他内容看,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生产关系中的其他内容。譬如,分配关系就由所有制关系决定。如果生产资料是私有制,那就是按生产资料分配。谁是所有者谁就分得的劳动产品多,否则就少。分配多了消费当然就多了。生产资料是私有制,那交换就会采取市场形式,是公有制就有计划调拨形式。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也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正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因而,在改革中和社会形态更替中变革所有制都是最深层次的、难度。最大的变革内容。一种所有制合理不合理也就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的其他方面关系极大。其次,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生产关系中的其他内容和环节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也起着重要作用。生产资料所有制要通过生产关系中的其他内容来实现、来落实,否则,生产资料所有制就会落空。资本家在生产中的管理地位、按资分配、平等交换、消费中的富裕化、工人的相对贫困化,这些都体现着生产资料资本家所有。所有制最终得落实到分配、交换、消费中来,否则所有制就是空洞的抽象的。交换、分配也会产生财产的所有关系的新变化。人们占有、所有生产资料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消费。从社会的角度看是为了更有效率的交换、生产,更合理的分配。
上面我们分别介绍了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二者作为生产方式统一体中的两个因素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它们是生产方式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的同一和斗争推动着物质生产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发展,从而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下面我们讲二者的辩证关系。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首先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实行什么性质的所有制及其形式,建立什么分配制度这究竟要由什么来决定?是个别政治权威的意志,大家的良好愿望?都不是,因为这些都是主观的属于社会意识。唯物史观认为,决定生产关系的只能是生 产力状况,既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建立在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符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例如原始社会的生产力主要是简陋的石制工具,这样的生产工具不可能生产出剩余产品,因而不可能产生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产品的私有制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只能是原始的公有制。金属工具出现了之后,生产有了剩余,这时候才产生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这种性质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形式。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生产关系要不要变,要不要革它的命,或变革它,这不是由任何人说了算,而是要看生产力是不是发生了变化。生产力变了,生产关系必然会变,生产力没有变,人为地去变生产关系,那就要给生产力、经济带来灾难。例如,我国1949年新民主主义胜利后,本来计划好要实行新民主主义的生产关系,这样的生产关系是符合中国生产力实际的,但当时的主要国家领导人主观地改变了原来的计划,搞“一大二公”的生产关系,结果给我国生产力发展造成了很大损失,规律惩罚了我们。由于这一曲折我们现在不得不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生产关系结构。
总之,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和变化都是由生产力的状况和变化决定的,任何生产力之外的力量都不可以去主观地改革和选择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由生产力所产生出来的生产关系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对生产力有能动反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应该看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情况较为复杂。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从总体上讲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但也并不排除因个别环节有缺陷而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使生产力的发展受到阻碍;一种旧的生产关系从总体上讲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但也并不排除由于对生产关系某些环节的调整而暂时地、局部地对生产力的发展有某些刺激作用;同时,不但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而且当生产关系的变革超过了生产力的实际水平,也会阻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说,只有生产关系不但在性质上而且在形式上,不但在总体上而且在局部环节上都适合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时,才能真正使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提高实际经济效益,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而这也就是衡量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的基本标志。(如大跃进)
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基本适合,循环往复,不断上升发展的过程。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运动是有规律的。生产方式矛盾运动过程中也是有规律的,这个过程中的规律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面我们讲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我们认为,这种相互作用体现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须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就是规律;上面我们讲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时,就必定要变,变得适合生产力。这里所体现的恰恰是“一定要适合”的规律。因而,我们可以把上面讲的内容提炼、概括为一个规律,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这一规律的内容和客观要求表明:一种生产关系该不该变革、何时变革、如何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等,都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愿望任意决定,归根结底要由生产力的状况来决定。
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规律是人们正确认识和揭示社会历史发展根源的一把钥匙;它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历史时期都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战略、策略、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防“左”反右的思想武器,它对指导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必须改变这种生产关系,但是,生产关系是被军队、警察、法律等国家机器保护着的,要变它常常要坐牢、杀头、流血的。法国大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杀了多少人的头才把旧的生产关系改变了。这里就又遇到了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要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就要解决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因为后一对矛盾的解决总是制约着前一对矛盾的解决。但是,前一对矛盾要比后一对矛盾根本,它决定着后一对矛盾。法律等上层建筑能改变所有制的具 体内容,但它不能改变所有制(生产关系)本身。譬如,某个资本家经营不好破产了,那么他的财产所有权失去了,这种所有关系,所有权的改变,资本主义法律、军队(上层建筑)不仅 不干预,而且允许,保护,允许和保护财产的流转。但是,资本家张三的财产失去了,可能流到资本家李四的口袋去了。因此,资产阶级所有制作为一种结构并没有因个别资本家财产 的丧失和相互流转而改变,就是说生产资料资产阶级所有制作为结构仍然没有变。它是法律等上层建筑变不了的,可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法律等上层建筑能使兵卒流水般的流 ,但要改变所有制结构非生产力这一要素莫属。马克思把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理解结构,而非结构形式内部的具体内容,这一点对理解马克思思想非常重要。西方哲学家对认识的理解 也多是从形式上理解的,而这一点我们很多人不懂。总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比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更根本。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什么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实质上就是我们上节中讲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相对于生产力叫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就叫经济基础。因为它是上层建筑得以建立的基础。所谓经济基础也就是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可见,经济基础不是指一种生产关系。在一个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常常存在着多种生产关系,它们相互并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例如,在当代中国,不仅有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生产关系,而且还有不占主体地位的非公有制生产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以往我们的教科书只把占统治地位的那种生产关系叫经济基础,这既不合马克思的思想,也不合中国当代实际。譬如,假如把经济基础只看作占统治地位的那一种生产关系,那么,在当代中国,法律和上层建筑就只能保护公有制生产关系,而不能保护非公有制生产关系。这不合理,也不合法律和政治实际。因而以往那种“单一经济基础论”应当被“综合经济基础论”所代替。
经济基础由多种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但在经济基础中各种生产关系的地位,力量和作用并不相同,其中必有一种生产关系占居统治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正是这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经济基础的性质。例如,在当代中国的经济基础中,公有制生产关系是占主导地位的,其他生产关系则受它的制约、影响,具有了独特性。马克思说,这种占居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他色彩都隐没其中,它使它们的特点变了样。”在我国,公有制生产关系就是这道“普照的光 ”,在它的照耀下,个体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变了样”:原来是社会主义经济的 “补充”,现在是“重要组成部分”,是“鼓励、支持、引导”的对象。
2、上层建筑
有经济基础必然会有上层建筑,因为经济基础的核心内容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在一个社会全体成员中没有人不想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但事实上只有部分社会成员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这种分所有者为了自己的生产资料不被非所有者夺走和侵害,就要建立军队、警察、法庭将财产保护起来,并创立种种理论学说,为这种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作合理性论证。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所建立的这一整套东西就是社会的复杂体系上层建筑。
什么是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两部分构成,即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的内容包括国家政权、法律制度、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一套组织。由于政治上层建筑中有有形的东西,或“物质附属物”存在,如监狱、法庭、军队等都是有形可感的东西,所以产生一个问题,就是政治上层建筑是属于思想观念范畴,还是属于物质范畴?按照列宁的看法,政治上层建筑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因为政治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同,经济基础是客观关系、物质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则是人们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并“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这是政治上层建筑是思想性关系的一个原因。思想上层建筑或观念上层建筑的内容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各种观念体系。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结合起来共同对经济基础和人的行为发生作用。政治上层建筑是有形的、强制性的,它更多的是阶级意志的体现,其主体是官员,它体现一种政统;而思想上层建筑则是无形的,劝说性的,它多是理性的体现,其主体是知识分子,它体现一种道统。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反作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就是说经济基础是根源、上层建筑是由此根源所派生出来的,前者是第一性的,后者是第二性的。例如,军队、警察、监狱这些上层建筑在没有私有制的原始社会中是不会产生的,后来有了私有制,为了保护私有财产,才产生出军队、警察、监狱这些上层建筑。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后,就要求建立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 须注意的是,说上层建筑根源于经济基础,是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讲的。所谓归根到底是说,任何上层建筑现象最终都可以从经济基础中找到根源,得到说明。上层建筑本身是有历史继承性和相对独立性的,但继承哪些,摈弃哪些归根到底又都是适应于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和变化的。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意思是说,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或迟或早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谁在生产关系中居于统治地位、谁就必然要在政治和思想领域居于统治地位。例如,资产阶级在生产关系中是生产资料所有者在政治中就是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在政治中就居于统治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这些新社会阶层也在政治上有他们的要求,上层建筑必须满足他们的要求。须注意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是就决定其根本性质而言的。由于各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不同,各种具体条件不同,因而在相同经济基础上建立的上层建筑是各有其特点的,但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是相同的。如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基础都是生产资料资产阶级所有制,但国家形式不同。这是由不同民族文化及其他 特殊条件造成的,但不论它们怎样不同,它们的根本性质是相同的,即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这是由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
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就是说,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就要随之而改变。例如,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入到市场经济后,法律就要重新制定或修改。宪法已修改了几次,已经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宪法,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写进了宪法,把发展市场经济和保护私有财产写进了宪法,法律模式也从阶级斗争模式 转变为权利义务模式。政府职能也要转变、政企要分开,政府要成为服务型政府。上层建筑中的所有这些变化,都是由经济基础的变化引发的。如果经济基础不变,那上层建筑一般是不会变的。
当然,我们说上层建筑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并不是说经济基础一旦发生变化,整个社会上层建筑就会立即发生变化。事实上,由于上层建筑的每个部分都具有相对独立性,都有自身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因而,它们的变化总是有快有慢,有早有迟。一般说来,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是以它的核心部分,即国家政权、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设施等的变革为标志的。而观念上层建筑即社会意识形态,则往往早在制度变革之前就开始变化,但其变化的完成却远远落后于制度变革,往往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比如,在我国,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早在封建制度被推翻以前就已经趋于破产,但直到今天,诸如封建迷信、家长作风、特权思想、个人崇拜等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仍然存在。但是,不管变化缓急或迟早,经济基础的根本变革最终要引起上层建筑的相应改变,则是一条不可抗拒的规律。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之所以要产生上层建筑,目的就是要上层建筑为自己服务。为什么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要出钱养军队呢,那是为了让军队保护自己的财产不被人夺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体现在对经济基础的服务上。这种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服务的方向。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方向是两个方面的,一是“为我”,一是 “排他”,也就是保护自己,打击或限制异己。“为我”就是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排他”,就是排斥、打击、限制同自己的经济基础相异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当然,“排他”中也有吸收、借鉴和利用。“排他是一种辩证否定或扬弃”。
第二,服务的方式。服务的方式是控制。“为我”和“排他”都是通过控制实现的。上层建筑通过对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行为进行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当然这种控制应是一种宏观调控,而非微观干预。控制主要通过经济法、经济政策进行。政治上层建筑执行强制性控制,思想上层建筑执行非强制性控制。
第三,服务的效果。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从效果来看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促进作用,一种是阻碍作用。当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而经济基础又是同生产力相适应并能满足其发展的要求时,就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如果上层建筑不能满足新兴经济基础的要求,或者它所维护的经济基础本身已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它就会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二者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通过矛盾的解决再达到新的基本适合,循环往复,不断上升前进。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揭示了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历史唯物主义把这种必然联系表述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违背这一规律,人为地维护旧的上层建筑,或超越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企图“超前”变革上层建筑,同样要受到这一规律的惩罚。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关于这一规律的原理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同样是无产阶级政党观察研究社会历史问题以及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历史经验表明,只有遵循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社会发展。在当代中国,自觉地掌握和运用这一规律,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的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政治体制改革)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马克思主义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来解释社会现象,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从而推动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进而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和过渡。
对于什么是社会形态,理论界有不同的认识。在教材中我们是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性上来说明社会形态的。所谓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一个现实的具体的社会整体。它完整地含括了生产力、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认识一种社会形态,应全面地考虑它的各个层面和部分。如认识当前中国社会形态就要考虑到它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及相互联系,不能只从一个方面看。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是区分社会历史阶段的根本标准。所以,一举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1、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从人类历史的总体看,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从不同民族的历史看,社会形态更替具有多样性: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并不意味着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是整齐划一、按照同一模式进行的,它仅仅指明各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过程的共同性质。一般规律,客观必然性等等,并不能概括它们各自历史发展的全部内容,不能反映它们各自历史的全部变化和全部细节,不能说明它们彼此之间的各种差别。因此,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原理,不是解释各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的万应灵药。为了具体说明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既要研究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又要研究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要从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中概括出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又要从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中把握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
2、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性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可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但是,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认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但人们的历史选择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实现,即必须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而且这种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性。(如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就是历史的必然与自觉地选择)
3、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第二讲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人类社会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那么社会发展的动力在哪里?这是本节所要揭示的内容。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发展动力是一个包括多因素、具有多层次的综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最深层次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领域也不例外。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根据其地位和作用的不同,社会矛盾有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之分。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并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发展过程的始终; 它制约着其它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及面貌,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恰恰如此,所以它们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由于经济基础是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两对基本矛盾实际上形成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样一个三层结构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生产关系是一身二任的,它既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又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它作为中介环节,把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双向回环运动。这一环扣一环的决定作用和反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动力。两对基本矛盾之间不仅相互联系,而且相互制约。一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所决定的,并受其制约,因而后者比前者更为根本;另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最终解决,又依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因为上层建筑总是力图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如果不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就难以最终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就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在社会变革时期表现得更为明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以及这两对矛盾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整体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就其一般进程而言,首先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的。人类为了改造自然以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总是力图不断地提高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的各种基本要素中,生产力则是最活跃的因素,它始终处在变动状态。当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应付引起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的矛盾状态的变化,从而推动生产关系发生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又会引起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状态的变化,从而推动上层建筑的变革。于是,人类社会也就进入 了高一级的形态。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全过程清楚地向我们表明,上层建筑的变革是由经济 基础的变化引起的,而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变化又是由生产力这个最活跃的因素决定和“ 操纵”的。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动 机”,是社会的动力之源。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略)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略)
社会革命是革命阶级为改变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进行的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革命的首要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中转到革命阶级手中。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改革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实现形式或某些环节和方面进行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什么是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由科学和技术两部分组成的。科学是属于知识的范畴,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技术则是科学知识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既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科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性活动,技术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和技术彼此密切相联,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科学所解决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技术所解决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科学提供可能,技术变可能为现实;科学活动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实践到理论、从物质到精神的过程;技术活动则是从一般到个别、由理论到实践、由精神到物质的过程;科学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的概念、原理、定律、公式等;而技术的成果主要是物质形态的工具、机器、设备、装置等;科学的职能在于发现世界、认识世界,技术的职能则是利用世界、改造世界。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相互交织、融为一体。具体表现:一是科学日益技术化,例如,研究基本粒子,就离不开加速器、电子计算机和调整摄影等技术;二是技术日趋科学化,如核技术、核工程就离不开高能物理学的理论指导。一句话,现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可以说是“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便是我,我便是你”。
(二)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动力。马克思把科学看作“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江泽民也指出:“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步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得益于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生产力。”
1、现代科技革命首先导致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据统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初的经济增长,只有5%~20%,是科技进步取得的。到70年代,经济增长已有50%~80%是依靠科学技术。在一些知识密集型的企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几乎依靠科学技术。其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关系也产生深刻的影响。
2、科技革命必然引起生活方式的变革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深刻改变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如出现许多经科学技术改造过的新食品、家务劳动自动化设备、家庭电子娱乐产品、家庭保健设备、银行信用卡等等。这些东西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其次,现代科技革命促进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生活消费结构主要由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三部分组成。其中,生存资料是低层次的,是生活消费结构的基础,而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是生存资料的发展和提高。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人们为了生存,必须集中力量解决温饱问题,因此,在消费结构中,生存资料所占的比重非常大,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消费开始向高层次发展。再次,现代科技革命创造出许多电子通讯设施,如互联网、卫星电话、移动电话、传真机等,使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发生了变化。此外,电子图书、电子网络教育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学习方式。
3、科技革命也引起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
人类思维方式总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总是植根于那个历史时代的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并随着历史时代的推移而发生变革。现代科技革命对思维方式产生了更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思维方式的变革。例如,电子显微镜和射电望远镜强化了人的感觉能力,电子计算机强化了人的思维能力,同时人们具有新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能够运用如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数理逻辑、突变理论,模糊数学等新的理论工具。新的视觉化技术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的认识能力产生新的飞跃。总之,现代科技革命使思维方式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精确性、创造性等特征,并使认识活动出现了数字化、模型化、形式化的趋势。
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正确的战略决策。
(三)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它的迅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的前景,但是,如果弄得不好,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现代科技革命和人的发展前景;科学离不开人文)
第三讲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是由人所创造的,这是由维柯最早提出的伟大思想,但这里的人究竟是少数英雄人物 ,还是人民群众却是一个有争论的重大历史观问题。历史唯物主义主张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反对英雄史观。
(一)两种历史观的对立——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对立
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是两种对立的历史观。虽然二者都认为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但在历史是由什么人创造的这个根本问题上二者的看法却相互对立。
1、英雄史观
英雄史观是指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观点。就是说英雄史观只看到精神的作用,看不到物质的作用,只看到个人的作用,看不到群众的作用,只看到英雄的作用,看不到劳动大众的作用。
英雄史观的两种基本形式。由于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因而英雄史观也有两种基本形式:
一种是唯意志论或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主张少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进程,人类历史是由这些“大人物”随心所欲地创造的观点。他们认为人民群众是一些“惰性的物质”,是消极的、被动的,是英雄人物的盲 目追随者,是供英雄使用的“材料”。既然是惰性的,被动的,因而其作用也就等于“零” 。俄国民粹派,就认为群众是实数后面的一串“零”,零前面的实数是英雄,没有前面的实数,后面的零再多都是没意义的。尼采鼓吹超人哲学,认为群众是“多余的人”,是“供实验的材料,一大堆多余的废品,一片瓦砾场。”这种思想后来为希特勒所崇拜和利用,造成了严重人道主义灾难。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梁启超,断言“大人物心里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提出什么“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等。
一种是宿命论或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观点认为,社会历史是由冥冥中某种很神秘的精神力量所决定的,历史不过是在实践和执行一种人们不知的“隐秘的计划”。这种神秘的 力量和隐秘的计划是“天命”、“上帝”、“绝对精神”等。黑格尔就持这种观点。那么这种观点是怎么走向英雄史观的呢?他们的思路是,支配历史的神秘力量是不会说话,不会直 接向人类下命令的,它必须在人中间找一个代表它的人,或找个代理它发布命令的人,就好像一个组织不会说话,它得有一个发言人一样。这个代表或发言人不是普通人,而是英雄人 物。这样就走到英雄史观上来了。黑格尔就认为拿破仑就是骑在马背上的绝对精神。
2、群众史观
与英雄史观相反,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 是同前面讲的两个基本原理内在相关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原理。 由这个原理可以逻辑地得出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原理。由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决定力量原理又可逻辑地推论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因为生产方式从动态上看 ,就是物质生产活动,而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不是英雄,而是人民群众。因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决定力量或历史的创造者。当然,人民群众必须和生产工具结合起来才能决定历史。当 我们说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时,是把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主体来看的,因而脱开了物质生产、生产工具的人民群众不能创造历史,硬要发动他们创造历史的话,那只能造成社会的动 乱,历史的倒退。中国在此问题上有血的教训。可见,唯物史观三个基本原理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不能分开来对待,分开来就有可能由真理转化为谬误。
(二)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要了解人民群众的作用,要先了解一下人民群众概念。
1、什么是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概念,既有量的规定性,又有质的规定性。从量的规定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成 员中的大多数人。少数人不能成为人民群众;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 用 的人,阻碍历史发展的人不能叫人民群众。把质和量结合起来,所谓人民群众,是指推动社会发展的大多数人。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参与社会 生产活动的知识分子。人民群众是大多数人,还应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能脱离物质生产劳动来理解人民群众,因为我 们是在物质生产劳动的主体意义上来理解人民群众的。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的表现
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社会历史过程都是由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的,没有社会实践活动 ,就没有社会的一切,因而也就没有社会的历史,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人民群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首先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就必然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现存的一切物质生活资料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从原始的石器到现代的机器,从昔日的独轮车到今天的航天飞机,无一不是出自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之手。正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积累生产经验,提高生产力的水平,才创造出人类的物质文明,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说物质财富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大家比较容易接受,说精神财富也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有些人可能会摇头。他们说精神财富不是知识分子,思想家、科学家们创造的吗,怎么成了 人民群众?我们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其含义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理解:首先,人民群众的生产经验和生活是精神产品的源泉。精神财富中的科学是在总结生产经验基 础上产生的。科学家是科学知识理论的直接发现者 ,但其源泉仍在群众的生产经验中。中国古代的《本草纲目》、《民齐要术》、《农政全书》等都是在总结生产、生活经验中形 成 的。精神财富中的文学艺术也是以群众的生活为源泉的,所以,文学家、艺术家要经常到群众中去采风、充电。其次,知识分子、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本身也属于人民群众范畴。 说人民群众创造精神财富包含他们在内。再次,普通劳动群众直接创造精神财富。毕升、李时珍、瓦特(发明蒸气机)、法拉弟(电磁学家)、狄慈根、罗蒙诺索夫、高尔基等,都来自社 会下层,有的就是体力劳动者。基于以上三点我们说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可分为量变时期和质变时期。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主要表现的是人民群众在社 会量变时期的作用,在社会质变时期,人民群众的作用表现在能使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 会制度,使社会发生质变。因为统治阶级虽然可以搞一些具体社会体制的变革,但要让统治阶级自己去推翻社会的根本制度那是不可能的,因此,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必须依赖人民群 众。作为新生产力主体和代表者的人民群众有愿望、有力量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人民群众这一改变社会制度的作用根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因而带有必然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不是人民群众想要什么立刻就能创造个什么呢?人民群众 想明天就创造个共产主义,行吗?人民群众想用一年时间创造个现代社会行吗?不行。那样的 话人民群众就成了神了,就是神创造世界还要六天呢。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不是想创造什么就马上创造什么。过去我们对人民群众创 造活动的历史制约性认识不够,说人民群众“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想摘天上的 星星就能摘下来,在这种认识下,提出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口号,给实践造成了很大损失 。所以,我们承认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总是要受到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精神文化条件的制约。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不能夸大其作用。
(三)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它是建立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之一。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把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就形成相应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无产阶级政党的这条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二是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这是工作出发点的问题。“一切依靠群众”,这是如何对待群众的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问题。
3、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第一,能否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盛衰亡的大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第二,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我们能否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关键在于能否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三,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实现正确领导的基础。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历史上的个人,是进行社会活动的一个个单独的社会成员。个人都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一定的作用,都要在历史上留下某种痕迹。但是,人们在历史上的作用不尽相同。从性质上看,有的人推动历史进步,有的人阻碍历史进步;从大小上看,有的人历史的作用大些,有的人对历史的作用小些。但无论如何,每个人的意志和行为都不会绝对等于零。恩格斯曾经说过: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也就是说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根据在历史中所起作用大小的不同,可以把个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普通个人是指在历史活动中扮演一般社会“角色”并起一定作用的个人;而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比较显著,因而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明显的痕迹的个人。按照历史人物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又可以将他们区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正面人物亦称杰出人物,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或推动作用的伟大人物,包括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等等。反面人物则主要指那些逆历史潮流而动、阻碍历史发展的反动阶级和反动势力的代表人物。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具有十分显著而重要的作用,同时历史人物又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具有其历史局限性。
1、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表现:
(1)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总会产生出其新的客观要求和所要解决的新的历史课题或任务,但这不是任何人都能觉察和认识到的,只有少数先知先觉者才能觉察到。譬如,49年后中国的历史课题是从阶级斗争转向发展生产力,78年后这一课题再度显现,但那时大部分人还在搞阶级斗争,只有邓小平等一批历史人物看到并提出了 新的时代课题,把中国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到发展生产力。所以,普列汉诺夫说:“伟 人确实是发起人,因为他的思想要比别人的远些,他的愿望要比别人强烈些”历史人物的发起作用,能把历史的客观需要转变为人 们的主观努力,把历史可能转变为历史现实。宋儒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这里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作用,但也表明历史人物对历史确有重大作用。
(2)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者、策划者、指挥者。历史人物不仅提出历史任务,而且还直接参与实践,组织人们完成任务。因此,历史人物更会在历史事件上打上自己意志的印记,使之具有个别的外貌特征。例如,从1935年 至1976年的中国历史就打上了毛泽东个人的意志印记,使之具有特殊的外貌特征。从1978年到1997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史就打上了邓小平的个人意志印记。鸦片战争打上了道光皇帝,林 则徐、琦善等人的个人印记,戊戌变法打上了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慈喜太 后的个人印记。历史总是和一系列的历史人物相联系,没有这些历史人物历史不知会是什么 样子。
(3)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历史人物由于发起组织领导历史事件,因而他们会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表现在他们能加速或延缓历史的进程和历史的发展速度。太平天国如果没有韦石之变也可能取得成功,戊戍变法中如果光绪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袁世凯不告密也有可能取得成功。这些历史人 物的具体作为影响了历史的进程。邓小平活了93岁,毛泽东如果也活93岁,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肯定会和现在不同。
历史人物对历史有重大影响作用,但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任务,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
2、历史人物活动的历史制约性
历史人物的活动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不说历史人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对历史人物来说心想事不成的事很多,康、梁心想戊戌变法胜利,但是不成。
(1)历史人物的产生和活动是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历史人物的产生要受历史必然性的决定,但谁来担当此历史人物,他怎样活动是有其偶然性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是 受必然性支配的。历史任务在一定时期成熟了,提出了社会变革的客观要求,必定会有人发现并提出这个任务,这是必然的。就是说在这种客观条件下必须会有历史人物产生,但这个 人是谁,是张三还是李四,个头多高,这是偶然的。社会历史没有提出新的重大历史课题,历史人物是否会产生的,假如中国历史在70年代末没有提出改革的历史课题,那么就不会出 现作 为改革设计师的历史人物。假如历史没有提出武装斗争的历史课题,那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元帅、军事领袖人物。你现在想当元帅、军事领袖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战争任务。可见历史 人物的产生是历史必然性的体现,是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杰出人物和野心家的区别之一就在于野心家在历史任务未成熟或未出现情况下想人为地制造条件成为历史人物,不是顺历 史潮流而动。
(2)时势造英雄。时势就是历史条件。时势造英雄体现着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制约性。不仅历史人物的产生要依赖历史条件,历史必然性,而且历史人物的成长也依赖历史条件。 首 先,时势召唤英雄。时势提出了成熟的历史任务,吸引和召唤着英雄去发现和提出它。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法治建设的时势召唤着大量的企业家、法学家的出现。其次,时势锻炼英雄 。英雄不是一生下来就是英雄,不是龙生龙、凤生凤。英雄是在历史任务的实践中锻炼而成的。再次,时势筛选英雄。时势的大浪淘沙,把真正杰出的人推向前台,把相形见绌者置入 次要地位,淘汰那些落伍者,变质者。
以上两点表明历史人物的产生、活动,活动结果都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说明历史 人物必有其历史特征和历史局限性。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是杰出还是反面人物)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我们承认,普通个人的作用远不如历史人物的作用大,譬如,一个普通的学生就同牛顿、爱因斯 坦有很大差异,普通老百姓就和邓小平有很大差异,91年邓小平去南方谈了一次话,就把中 国的形势改变了,一个普通的人讲十次也不行,58年毛主席说了句“人民公社好”,一夜之 间全中国都成立人民公社了,这是一个普通人怎么也办不到的。但我们不能忽视普通个人的作用。尤其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普通个人有可能对历史发展产生“超常性影响”。总之,承认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只有承认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才会真正在实践中尊重普通个人的价值,确认普通个人的社会主体地位,进而激发出每个社会公民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主人翁感。
(三)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既然历史人物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就应考虑到这些历史条件。这要求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遵循以下两条基本原则:
1.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历史分析方法)。就是说,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时,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其加以具体的全面的历史的考察,既不可把他们看得完美无缺,又不能过分苛求他们 。判断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不是根据他们是否提供了现代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是否比其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因为历史人物所解决的课题是他那个时代的,不是我们这 个时代的。当然,他们那个时代,同现代的课题有某些相同点,可以借鉴他们的解决办法。
2.阶级分析方法。在评价阶级社会的历史人物时要坚持阶级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在评价人物时要搞清他属于哪个阶级,然后看这个人物所属的那个阶级在那个时代处于什 么地位,是落后地位还是进步地位。还要看他在所属阶级中代表那种倾向,他在此阶级中的特殊表现和性格。如果他所属的阶级和代表的倾向是进步的,那我们就应对其作出肯定的评 价,否则就不能作出肯定评价。